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后感
不再忍受“忍耐”的女人

不再忍受“忍耐”的女人

作者: 胖东 | 来源:发表于2016-04-26 15:54 被阅读95次

    文/公羽

    生活中,女人的忍耐,有时候被美称为一种隐忍的坚强,甚至是美德。若是当一种隐忍血写了一段段的悲剧,你还会高歌“忍耐”是一种美德吗?

    “灿烂千阳”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浪漫的名字,而当翻开《灿烂千阳》,至直读完这本书,看到是却是一场场的悲剧,娜娜的悲剧,玛丽雅姆的悲剧,莱拉的悲剧——却不仅仅是这三个女人的悲剧。在那个地方,所有穿着布卡的女人,有多少人,可以从仅能从布卡露出的眼睛看到那些女人眼里的笑意?

    人们数不清她的恒基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1

    故事发生在战争、暴乱的阿富汗,从1953年到2003年,横跨了半个世纪——玛丽雅姆是富商扎里勒和其女仆娜娜的私生女,从她出生开始,就开始了每个星期四的期待——扎里勒每周四都会过来看望玛丽雅姆。娜娜总是在玛丽雅姆面前说起扎里勒的无情与虚伪,但稍大些的玛丽雅姆开始不相信母亲对父亲的“指控”,相反,玛丽雅姆相信父亲是爱她的,就像爱他那些儿子一样爱。

    直到15岁生日那天,等了一天都没有等到扎里勒如约前来的玛丽雅姆,不顾娜娜以死相阻,一个人第一次离开生活了15年的泥屋,跑去找扎里勒。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孤独的黑夜,和紧闭的门,楼上窗户后面那一闪而过的身影,终于打碎了她对父亲的爱与崇拜,打碎了她心中的太阳。

    而当她再次回到泥屋的时候,迎接她的是吊挂在树上的娜娜——原来娜娜说的都是真的,若玛丽雅姆跑去找扎里勒,她将会死给玛丽雅姆看……自此后,玛里雅姆心中所有的也是仅有的那点温暖,那点期待也消失殆尽,听从了扎里勒及其几个妻子的安排,嫁给了四十多岁的拉希里,开始了她“忍耐”的人生……

    娜娜的一生都在忍耐,就算玛丽雅姆想去学校上学时,娜娜也没有听从玛丽雅姆的导师毛拉的建议,娜娜对玛丽雅姆说,像你这样的人,去那样的学校有什么用?就像擦亮一个痰盂。我们这样的女人只要学会一种本领,那就是忍耐。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沉重,忍耐了一生的娜娜,到底在忍耐着什么?这种被迫的忍耐的背后,交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那样的忍耐,那样的人生,娜娜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为什么,娜娜还要让玛丽雅姆成为下一个继续这种忍耐的人?

    相比玛丽雅姆,莱拉人生的开始要幸运的多。她拥有当教师的父亲(即使后来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工作),拥有玩得好的小伙伴,还有始终如一爱着她的男孩塔里克。聪明而美丽的莱拉,是一个勇敢的女孩。然而,出生在革命之夜的她,也因为战争连续失去了从未见过面的两个兄长,爱她的父亲和母亲。因为拉希里欺骗她塔里克也牺牲了,已经怀孕的她无奈之下嫁给了拉希里——一个大她四五十岁的男人,而那时,莱拉也才十四岁左右……

    莱拉和玛丽雅姆同是不情愿地成为了拉希里的女人,也从开始的敌对关系变成了“战友”关系……玛丽雅姆一生只为自己做过两个重要的决定,第一个决定让她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第二个决定让她结束了拉希里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救了莱拉。这个决定,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决定自己的生命轨迹,我想,她同时也救了自己,因为她不再忍耐。

    2

    娜娜的一生都在忍耐,即使她对扎里勒充满着不满,痛恨扎里勒的虚伪,同时也痛恨着扎里勒的其他女人和他的儿子们。她不让玛丽雅姆去上学,认为玛丽雅姆上学和擦亮一个痰盂一样毫无用处,无视着玛丽雅姆的渴望。她告诉玛丽雅姆,如同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她“教育”玛丽雅姆,像她们这样的女人,只需要学会一件事,那就是忍耐……而在玛丽雅姆出生后,娜娜的忍耐便是怀抱着无法消解的怨恨,生活在偏远的泥屋,在玛丽雅姆面前揭露其父亲的虚伪,而当扎里勒来到泥屋的时候,她又总是穿着整齐,坐在一旁,静静地听扎里勒给玛丽雅姆讲各种各样的事,笑的时候总是捂住已经坏掉的牙齿。

    娜娜的忍耐,潜意识中依旧有着对男权主义的服从的观念吧。即使她心中有着无数的不满,却还是安静地呆在泥屋,不去吵不去闹,即使是面对扎里勒的每周一访,也是穿得整整齐齐,安静地坐在一旁倾听这对父女的谈话。

    即使是玛丽雅姆在生日那天不顾她的劝阻,忍耐了一生的她,觉得玛丽雅姆这样的行为是那么地不争气,不自爱,拂了她的颜面,而她所能做的,不是别的,竟是将自己吊在了树上。我并没有半点贬损娜娜的意思。我在为她感到悲哀,感到怜悯,但我又觉得,对她的经历没有感同身受的我,怎么能说是怜悯呢?我能做些什么?

    玛丽雅姆在她的15岁到来之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渴望,她相信扎里勒是爱他的,我也相信。只是,扎里勒对玛丽雅姆的爱,输给了自己的颜面,输给了自己的犹豫,输给了自己的怯懦。他对玛丽雅姆的爱,未能让他勇敢地“抵抗”家中其他女人的“压迫”,也未能让他敢于突破那一层层的枷锁。就算他在后来的后来,在给玛丽雅姆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忏悔,那也是后话了。玛丽雅姆从15岁的那个生日开始,一颗“忍耐”的种子,也在她的心里发了芽——听从安排,嫁给了大她30多岁的拉希里,面对陌生的家,面对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第七个孩子的流产及拉希里对她越来越恶劣的态度甚至是拳脚相加,她都选择了忍耐。这些忍耐,就像一团团的黑云,遮挡住了她心中的那一点火星。

    莱拉的忍耐,是为了塔里克,是为了她与塔里克的孩子。她是勇敢的,勇敢的女孩,勇敢的母亲。策划带着孩子和玛丽雅姆逃跑,远离黑暗的拉希里,即使最后失败了,他们继续回到拉希里的身边,继续忍受着拉希里的残暴。可这时候,有些东西,已经悄悄地在这两个女人身上发生了改变,在茁壮地发芽,成长。

    最后,玛丽雅姆用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用她的生命,换来了莱拉的幸福,打碎了她一直以来的冷漠。

    玛丽雅姆终于不再“忍耐”,她挥起铁铲的那一刻,我心里都捏了一把汗,若是挥下去,她们该怎么办?若是这把铁铲没有挥下去,等待她们的也许就是死亡。铁铲挥下去了,玛丽雅姆主动地承担了一切责任,而这一切,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两个有着共同丈夫的女人,在父权社会的压迫下,用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争求着自己的权利。抛开当时战乱的社会背景,这两个不再忍受“忍耐”的女人,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再忍受“忍耐”的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nq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