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大部分成功人士想要的不过两点:第一,不想再觉得一切都无法掌控,第二,想要在工作上拥有极佳的状态——他们想成为工作的主宰者。想要做到这两点,最典型而错误的做法——基本都会失败的做法——就是期望自己能无间断地工作,往我们已经满满当当的日程里塞进更多的工作。
大家在工作不堪重负时的反应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迫自己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不要休息,以便更有效率地利用每天的时间;另一种是增加工作时间——如果有手下,也让他们跟自己一起加班——以便更充分地利用每周的时间。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背后是同一种信念:为了掌控我们的工作,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们要更“有效率”。这种想法其实来源于我们对大脑工作方式的一种错误理解。
不要随便开始一项新任务,除非已经有意识地决定了它确实值得做
首先,一旦你完成一项任务,不要去想接下来自己可以轻松地做些什么,而要把这一刻标记为抉择点。
多年来,效率专家们一直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最佳途径就是首先要专注于手头最重要的工作,因为之后可能就没时间处理它们了。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讲,要想让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就要能够专注于这项工作,而抗拒在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干扰:邮件提醒啦、同事过来谈话啦,或者其他一些做起来更愉快的待办事项。
做决定会导致心理上的疲惫,由此降低我们做出最佳表现的能力。
情绪——甚至是那些被我们视为“负面”的情绪,比如焦虑——是很好的工具,它们能让我们的大脑充满能量,专注于即将到来的任务。
以下这些常见的活动都可能导致心理疲惫:·不断地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交际、跟人聊天·一连坐上好几个钟头·跟陌生人通电话·辨别并修改错误·计划或安排某个项目·记住各种截止期限完全避开这些活动也许并不太实际,因为我们的工作职位越高,就越频繁地需要做出决定、计划、与其他人一起合作等。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一点:我们不需要完全避开这些活动,因为我们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处于最佳状态,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我们不是机器,不可能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有一模一样的工作状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策略性地安排待办事项的完成顺序,就一定能够分配出高效的两小时,让我们的大脑不那么疲倦,而做出的工作又能令人眼前一亮。
1.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你最重要的工作,不要让你的大脑能量一开始就被几百个小决定消耗殆尽。想想你自己手头上最具创造性、最有意思的工作是什么,或者长远看来最有益的工作是什么,然后在早晨花上一两个小时去做它们。我说的早上第一件事,那可就是真正的第一件事,得在你查阅电子邮件或是看任何媒体——比如电视、报纸、智能手机,或者电脑等——上面的新闻之前做。
2.在你第二天有重要活动时,头天晚上就提前做一些决定,不要把它们留到第二天来浪费你的心理能量。可以是一些很小的决定(比如穿什么上班,早餐和午餐吃什么),也可以是重要的决定(比如为了完成这项重要活动,哪些任务对你而言最为关键)。然后按照这些决定来安排你的待办事项表。
如果你太过疲惫,或是情绪波动太大,需要迅速补充一下心理能量,不妨试一下以下三种方法:
1.缓慢地深呼吸一会儿。2.尽情地大笑一场。3.短暂地打个盹儿。
当你需要制造“高效两小时”的时候,就在之前的一两个小时内运动20~40分钟
声音对工作效果的影响在工作时听音乐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白噪声到底是好是坏?有时候我们不想工作,但非工作不可,于是我们决定坐在电视机前工作,让自己至少心情好一点。以为自己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这是不是自欺欺人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谓令人喜忧参半。令人担忧的是,研究者们发现,环境噪声——背景音乐、城市的各种声音、人们的对话——会令大部分人的表现变糟;而令人高兴的是,这就说明,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能够改变环境,从而让我们的工作效果显著增强。
在各种噪声源中,最令人难以听而不闻的一种就是断断续续的讲话声。所谓“断断续续的讲话声”,就是那种你能够听到只言片语,中间还不时有停顿的说话声。
人们的表现最容易受到断断续续的讲话声(这也是一种噪声)影响,而受到连续性讲话(这种声音在音量和节奏上变化不大)或非谈话式噪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但请不要搞错了一点:即便如此,如果你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工作,工作成效只会更出色。
好好利用以上的知识,在你需要有良好表现的时候,你可做一做以下这些事:·多开灯。比起昏暗的房间,光线明亮的房间更能提升你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当外面乌云密布,或正值寒冬时节。如果办公室的光线不够充足,那么最好自己带一盏台灯。
如果可能的话,在天气晴朗时找一处有充足自然光的地方,然后在那里工作。考虑换掉你办公室里的灯泡,换成偏蓝光的灯泡,甚至只换台灯的灯泡也可以。研究认为,这样可以唤醒视网膜上的受光体神经中枢细胞,而这些细胞会与人脑的生物钟交流,从而帮助你更加警醒。·如果需要完成一项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就把灯光调暗一点,或者找个比较昏暗的角落。精心安排你周围的环境,让你的工作更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