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书,林林总总,写了很多,十有八九,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多以自嗨打趣为了,不去顾及读者的感受,这都是需要自己冷静检讨的。
前几天,根据自己的行文现状,用比喻的写手法,把写文章比喻成“孵小鸡”,写了一篇《“羞”改文章》的杂文,置于文库抬头,用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信马由缰,只知道写,要更要懂得思考,要学会修改和提高才是。
丑陋的文章,是文人之耻,一日承袭,一日还是故步自封,原地踏步,得不到进步和提升。这就是我在题目使用这个“羞”字的初衷。
向往做个文人,那你的文字就是你的形象,你的礼仪,你的面目,和你的内心。
俗话说,“臭丑媳妇早晚见公婆”,文章一旦发布,对它的认知便由不得你,读者便会通过品味你的文字,来浏览你的文化积累、取向所在,内心世界,和外部关联之所及,让你三维一体,让你无所遁形。
读者还会通过自身的判断,找出你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给你提取公因数,为你确定同类项。
这不光是大数据的独具慧眼,可以海底捞针。更是广大读者的厉害,千万不可忽视在眼前的读者。
今天,林老师读过我写在文章里的尴尬和苦衷,老师随即给我发来了一篇陈思炳老师:原载于《杂文月刊》的杂文《眼色》供我参考学习,可以说,林老师是个极其真诚的人,他就是我文学路上的“及时雨”,我要学习他对文学的那份纯粹,更要学习和感谢他那份热心、质朴、坦诚的为人。
在群中林老师要我坚持不懈,继续攻坚杂文,以求突破。并对我讲到如下的真知灼见。
@歪果仁-盛唐气象把自己放到社会中,而不是把社会放在你身边。
@歪果仁-盛唐气象:看似一样,实则区别很大。
读着两位老师的精彩文字,体会作者的用心,让我真的感到,此生前世,我们当是早已有缘相识的故人。
这对于一个彷徨在迷局里,困惑在文学路上的朝圣者,和寻路人,该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荣幸?
从陈思炳老师的《眼光》文章中,我读到了我们之间思维的巨大差距,林老师画龙点睛的一句话,更让我收益终身。
人,故步自封就难有进步。文,自以为是,就难以突破自己,达成创新。
手有书香弥散,近有师友莅临。何等惬意?何其幸福?此中情状,只可会意,难以言表,只有努力和感谢。
一个人,要不断塑造自我,更要勇于见贤思齐,不断的认识自我,否定自我,打破自我,刷新境界,和重建新我。
天生一水,有物混成。云行雨施,乾道以生,厚德载物,万物育成。
林老师,就是我于这座困顿围城中出现的一道灵光。
且写且谨慎,且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