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妹妹给爸爸挂了神经内科,今天按约好的时间来到医院。等了一个半小时了,仍然没有排到。已经快12点了。医生加班成为必然,患者也有烦躁的,有两三个人到分诊台去责怪。这一个半小时,隐约听分诊护士说,医生有去抢救的病人的,还有中午值班的,还有一个急忙去吃午饭的,所以只有两个大夫在坐诊。我已经听见分诊护士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给别处打电话求援,不知那边具体情况,总之一定是人手不够,派不过来。直到12点,增援的医生过来,四个医生看诊,速度才快了些。
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一直这样,大概今天情况有点特殊,但是按照患者的号子数目,医生加班一定是平常而普遍的事情。医生超负荷工作,身体精神都太累了。从前听大医院看病难的话题,这几天陪爸爸看病屡屡体会。医疗资源不均衡,大夫累,老百姓难,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缓解。
上午的患者还在等待,下午的患者也已经来排队了。有的老人家带了简单的饭直接吃了。我和爸爸早上8点半多出门,坐地铁10点才到医院,然后是漫长的等待,爸爸也疲乏困倦了,但又只能坚持,看个病真不容易啊。老年人更难啊。到处扫码,他们许多人不会,如果没有子女亲戚领着,真是不知道怎么能看上。虽然到处都有引导员,但是老人家一通折腾下来,估计已经晕头了,手续办完,然后再漫长的等待,对于体力衰弱的老年人,看病反而是特别耗精力的事情了。爸爸熬不住,在椅子上勉强躺下歇一会儿。
12点半,终于看上了,又要做检查,又去预约。快三点做了个ct,还有一项检查19号才能排上。总算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出来吃饭,爸爸也饿了,吃了一碗红烧牛肉面。饭吃饱了,又离开了医院,心情也好起来。还有心情看看小河里捞杂物的环卫船。下地铁,又有精神去买报纸,读报,是被老病纠缠的老人的一个消遣与支柱吧。
等检查完,爸爸生活恢复正常后,好好歇歇。这阵子看病,是个大体力活。年轻人跑一天都累,何况老人呢。真是希望医疗资源能再均衡一些,各个医院的实力拉近一些,也免得医生太累,也免得老百姓反复跑路了。
幸福是什么?平安、无事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