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平台上,一位老师发表了一篇关于拒绝上早晚自习的文字,引起了激烈的评论。我这里用的是评论两个字,想表达的意思是,任何人都有正当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力。包括那些认知有局限的人和只是凑热闹的人,而且我发现这两种人的数量占据大多数。
还有一小部分人,我想把他们分类,但是仔细想想,分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评论本身去判断一个人的职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大概可以确定的是,这里面有教师同行和教育管理部门人员存在。其他的属于什么职业类型的人就不太清楚了,这个需要大数据来统计。
至于为什么想要分类,是因为不同职业的人他们所思考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对于理解这件事情本身是有利的。
现在先对这些模糊的群体作一个分析。
首先,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是存在认知局限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理解是片面的,或者是带有偏见的。所谓片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他们并不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全貌,对于教师的了解只是来自平时道听途说所拼凑起来的片面印象。
由于人性的懒惰,如果不是自己的欲求,他们并不会全心全意去了解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只是以片面的认识来想象其他事情的全貌,然后自欺欺人地以为对这件事情本身很了解。而且他们往往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如果没有一定的判断力,你就会陷入他的逻辑里面,并且认为其所说有理有据。
再说偏见,偏见来自于人性中的嫉妒,比如说到教师的寒暑假,他们羡慕嫉妒恨地以为这个寒暑假是属于老师的,而真相却是寒暑假是属于学生的,而不是老师的。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就清楚了,你愿意自己的孩子上学时间就像上班时间一样吗?还有就是,大多数学校的教室里是没有安装空调的,而且暑假时间正是最炎热的时候,你愿意自己的孩子待在一个几十人的教室里蒸桑拿吗?又或者在大冬天坐在教室里瑟瑟发抖。这大概是教育部门出于关心学生的考虑而制定的寒暑假制度。
而很多人理解为这是教师的福利。老师在寒暑假里其实也有很多事情的,比如各种专业的培训,这就是存在的事实。你大可不必羡慕嫉妒恨。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看过围城这本经典之作的话,城外的人看城里觉得好,城里的人看城外也觉得好。
这是一种人性的错觉,人性的劣根性,每个人都认为别人拥有的都是好的。如果说不好,那就是大逆不道,没有职业道德。
说到道德,这里有必要重申一下,道德是内在的自觉,任何以自觉道德的名义来教训人或者指责人,那是本身不具有道德之人所做的事。
至于教师同行,有的人只是陈述自己的事实,这个很好。但是有些作为教师同行的人,让我感受到的只有悲哀。我甚至认为这样的人更加不适合从事这份职位。从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奴性,十足的奴性,他们认为被剥削是很光荣的,并且沾沾自喜。他们甚至认为奉献是这份职业本来的样子,这背后却是十足的强盗逻辑,我抢劫了你,你还觉得我的对的,然后把所有的都奉献给我。多么伟大的举动,怪不得这样的举动经常被拿来表彰,示众。多么讽刺啊,我看了每次都笑得如痴如醉。封建社会的奴性在这些人身上成功地得到了传承,他们是伟大的传承者。
这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真谛应该是让人拥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独立的自我教育意识。具有奴性的教师,教不出有风骨的学生,只会传递奴性,只会教出没有独立思想,只会服从的,点头哈腰的哈巴狗。如果你是家长,你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这副模样吗?人的尊严来自于独立思想,那才是真真正正的人的模样。
还有一些人,他们属于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因此。他们所给的评论,大多数是比较官方的,说的有想象力一点,就像是一群哈巴狗,发着属于他们本性的狗叫声,仅此而已。再往深里挖掘,本质上还是奴性在作怪。
社会在进步,人也在进步,很多事情还停留在以前的、老的观念里。又或者说不是大多数人人认为正常的就都是合理的,人必须具有这样的意识,不然一切随大流,人云亦云,那还能以“人”字来命名人吗?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个敢于挑战大多数的人是勇敢的人,清醒的人,也是悲壮的,因为愚众是大多数,所以,根本就没有胜算,注定是悲剧。
但是这样的悲剧,我宁愿多一点,再多一点。因为悲剧最具有教育意义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说教育这件事,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驱使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非人的学习机器。我不知道这股力量源自于哪里,但是表象告诉我,孩子成为学习机器,其父母也是机器,他们认为,只有机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须不知这样的机器寿命极其短暂,而且没有任何想象力和创造力。况且,大工业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商业时代,商业时代理应是解放人的时代,却硬生生的把人逼成了机器,仅仅只是为了那个能够维持机器生存的润滑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