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远离愤怒的人

作者: 杜潇婷韵律红地球 | 来源:发表于2016-08-04 13:27 被阅读0次

    最近,由于一个姑娘据说盛怒跑出自己的车子,被野生老虎吃掉,我的朋友圈和订阅的微信号都被“远离愤怒的人”刷屏,而愤怒也被强化了“负能量”的标签。


    我觉得有些不安。对我来说,愤怒,挺无辜的。

    我们不能远离愤怒。愤怒和开心、悲伤、激动、恐惧一样,是一种能量,提醒我们内在的伤口被触动了,它需要被自己看见、承认和接受。

    我们和愤怒之间有深深的误会。

    愤怒 ≠ 攻击行为

    愤怒并不直接导致攻击行为,就像信号弹不等于开枪一样。真正导致攻击的,是我们当时强烈想要做些什么来改变对方的冲动。也因此,往往主动性强的人容易有攻击行为(所以他们容易被叫做“进攻型”的人,呵呵),而被动型强的人往往不容易有攻击行为,但并不表示被动型的人不会愤怒。

    攻击行为不是愤怒的真正出口

    攻击行为(吵架、打架、诽谤诋毁、批评等等)无法缓解愤怒,我们很多人都有“越骂越凶”的体验。有些人说“发过火以后爽多了”,其实爽的不是愤怒被释放了,而是对方迫于强大的压力改变了行为,让发火的人满足了“改变对方”的愿望。有时对方如此强大或权威,我们做不到改变ta,所以就通过向服务员、客服等之类无法与自己争吵的人“发邪火”,达到改变对方的错觉。但这都不代表那股愤怒被释放了,它仍然留在身体内。经常发火的人会遭到积蓄愤怒的猛烈侵蚀,罹患心脑血管或是肠胃、生殖系统的疾病。

    愤怒的价值

    愤怒的初衷,往往是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或信念,或保护自己珍视的事物或人。满足基本教育(能区分最基本的是非)的愤怒,其实是“正直”的种子。一个接纳愤怒的民族或国家,往往在“公平”这一领域能做出令人钦佩的成就。而有长远历史的文化(东西方都有),却经常严重排斥愤怒。我个人认为,并非真的愤怒多么“有伤风化”,而是这些文化都经历过等级制度,“愤怒”特别容易引发上层阶级的威胁感与羞愧感。(说到这里,打个岔,我特别热爱这个电影的名字——《光荣的愤怒》,并窃以为这个附随主角的名字,其实是个深远的隐喻。)

    我们该如何面对愤怒?

    1、松绑自己对愤怒的成见

    诚心的问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我偶尔可以愤怒?找出这些你觉得合情合理的情况,允许自己愤怒。只有承认愤怒是一种自然的情绪,不贴标签,才不会受到它的反击。

    2、找到合适的方式表达愤怒

    “表达”愤怒,是指直接告诉自己或别人:我生气了。表达愤怒的核心,是让自己或对方明白你的感觉,告诉他你不喜欢这样的行为,仅此而已。这才是愤怒的真正出口。我们之所以那么排斥愤怒,是因为太多人不会表达愤怒——我们常常摔桌子踢板凳的“表现愤怒”引发恐慌,或是意图证明对方是错的,让人感到被攻击。

    3、个人成长,治愈愤怒背后的伤口

    在大多数情况下,愤怒不是源发性的情绪,它背后,往往藏着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无助。当我们从根源上修复或超越了这些(其实大多是被内心“创造”出来的)伤口,我们用来自我保护的愤怒,自然也就少了,不容易因为同样的事情复发。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警惕自己投机取巧的意图,想要快速达到“平和”,而不愿踏踏实实面对冲突。我带活动时,经常有人问:如何对XX表现出友善,改善我们的关系?而只要稍作了解,我就感到当事人浓浓的怨气。我回答不出一个速效的办法。明明胸中有团火,却假装心平气和,是没有用的。“平和”同“善良”一样,都是高阶的品德,需要修炼而成,如果想通过方法去伪装,后果更严重。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突然回过神来,发现那些“远离愤怒的人”的想法本身也怀着愤怒——被经常“表现愤怒”的人攻击后,储存着一肚子气,突然找到一个爱发火的受害者来发邪火?(哈哈,狡猾总是显得这么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要不要远离愤怒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vc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