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作者: 南方一条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07:25 被阅读0次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你也许穿越大山和大海去感受人山人海,或许你无时间无金钱,只能在家中,不过即便足不出户,你也能享受一场最豪华的盛宴——读书。

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读书是最长久的投资,书中自有万丈乾坤,心驰神往之际,带你经历主角悲喜。

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袁枚曾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是不一样的。

而会读书的人和不会读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将读书分为了三个境界。

境界一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一本书,就像一轮月亮。站在窗户的后面,只能从缝隙里见到月亮的一部分。

年少时读书也是如此,因为自身阅历有限,读书并不能一探全貌,如同管中窥豹。

厚厚的一本书读完,也只是一知半解。

苏东坡年轻时读了一些书,同辈的人无人能及。他有些自得地在家门口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一位年过70的老者上门拜访。他随手递出一本书,苏东坡却一字不识。

苏东坡窘迫得满脸通红,赶忙将门口的对联改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学海无涯,年轻时却容易骄傲自满,闹出纸上谈兵的笑话。

年少时读书的最好方法,是意识到世界的广大,克制住自得意满,然后带着好奇去窥见书中的世界。

虽然一时无法深刻理解,但你读过的书会沉淀在血肉中,成为一个人的底气。

北宋大诗人欧阳修有一句名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书读得多了,自然就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年少时的读书,虽然如同隙中窥月,并不能享受完整的月亮。

但是读书是一生的修行,只有从小根基扎实,才能撑开缝隙,见识到广阔的世界。

范仲淹在南郡求学苦读五年,每日靠稀粥糊口,没有脱衣服睡过一个安稳觉。

苏东坡读经典总是边抄边背,直到烂熟于心,无一字差失。

汉代大儒董仲舒一生埋头苦读,三载不窥园,十年磨一剑。

读书的第一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莫自负,扎根基。如此才能开阔眼界,才会对世界充满敬畏。

境界二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人到中年,走出房门,站在庭中;抬头仰望,明月当空,一览无余。

月亮虽然遥远,却让人无比向往。

走出了房门后,外面的世界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对书本的理解才能愈发深刻。

元朝画家王冕少时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读科举文章,然而参加科举,却屡试不第。

在最后一次落榜后,他终于大彻大悟,明白关在屋子里是做不出学问的。

他回到家里,一把火烧光了自己所有的举业文章。然后穿着木屐蓑衣,骑着黄牛,诵读《汉书》,一路高歌而去。

他走过大漠孤烟,遇见山川湖海。笑过王侯将相,尝过悲欢离合。

书本在边走边读中,变得越发厚重。

黄河决堤时,黎民四散,《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突然从心底浮现。

在“人四等分”的元大都,六月飞雪的窦娥冤仿佛就在眼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总是走着走着,突然就读懂了某个句子。

当你放下对过往的执念的时候,你突然就懂了“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当你在他乡漂泊,你忽然就明白了“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

读书就是带着自己的阅历,去欣赏别人的文字。

夏虫不可语于冰,你有多少深浅,就能在书里碰撞出多少火花。

读书的第二个阶段,是经世致用,是边走边读,将知识刻入生活里,让生活散发出书香。

境界三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人生行至暮年,一切都变得通透。能够以释怀的心态把玩书本,以我观书,以书观我,方能得书中三味。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人至黄昏,已经少了争名逐利的心,大多带着一些玩味的心态。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这份通透往往只有遍历一生,才能在最后拾得。

马未都曾经说过:“人活着有三重追求,第一重是趋利,第二重是趋名,第三重是趋静。”

当你真正爱上了读书,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便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

文天祥在遗言中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我们读的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人生匆匆,我们的人生书已经通透。

我知道了我想要什么东西,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做的事情,都会努力去实现。

我们在书里欣赏了大千世界,万般人生,才能选出我们最喜欢的那种。

而不读书的人,只能活出无法选择的一种。

读书读到最后,都读懂了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爱上书的人,往往都能欣赏上自己。

总结

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

张潮在最后总结说,虽然每个阶段的读书观感都不同,但都是因为阅历决定了深浅。

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

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我小时候初读红楼梦字还认不全,只爱里面文字漂亮,喜欢“二进大观园”里的华丽排场,惦记着老太君不屑的“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

到了今天,读到第三十二回,我才懂得了宝玉为什么不说“我爱你”,而是对黛玉说了一句“你放心”。

后来黛玉回了一句:“你的话我早知道了。”简简单单,却说透了两心相契。

陆游有一句诗:“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书本就是有这样的乐趣,不论在怎样的时间点阅读,它总能带给你新的惊喜。

因此,每一本好书都值得反复阅读。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当我们遍历人海浮沉,读过诗书万卷,回首看去,那些经历都已经刻在我们的骨肉里,成为了生命的气质。

以我观书,方得好书。

以书观我,方成善我。

来源:新视觉影社(洞见)

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相关文章

  • 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你也许穿越大山和大海去感受人山人海,或许你无时间无金钱,只能在家中,不过即便足不出户,你也能享...

  • 五一假期游西涌金沙海滩

    五一假期你出去了吗? 打卡西涌金沙海滩!

  • 五一假期的你堕落了吗?

    五一假期的你堕落了吗? 五一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小假期。 你是和平时上课一样,早睡早起,按时学习,按时吃饭,平...

  • 你的五一假期确定了吗?

    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大多数人会想:这有什么好疑问的,不就是29号、30号、1号这三天吗。按国家法定假日确实是这2...

  • 假期,你读书了吗?

    一 假期,你读书了吗? 事实上,我并不期待朋友们的回答,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人的答案肯定是“没有”。 整整一个假期,...

  • 假期你读书了吗

    记得上班时有很多想法,都想着到假期有时间再去完成,可真到了假期,似乎都被很多琐事排满了,尤其是寒假中间有一个年...

  • 五月的天空最美丽

    今天,你劳动了吗? 今天是五一,相信大家都有节目吧?大家都趁着五一假期而外出游玩吧?可是,我和你们...

  • 五一假期,你计划好了吗?

    (齐帆齐微课) 要放“五一”假啦,今天是上班的最后一天。 单位里的外地的年轻人纷纷的在填报备单,准备回到久别的父母...

  • 五一小长假

    五一假期很快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想好去哪里玩了吗?

  • 故宫又被“围攻”了

    五一假期你去故宫了吗?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故宫又被“围攻”了,门票又早早售罄了。作为一个拥有将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一假期,你读书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wq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