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幸福”一词,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毕淑敏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提醒幸福》,也有人曾把“幸福”比作一只蝴蝶。当我们刻意追逐时,她跑得无影无踪;当我们坐下来醉心欣赏时,她反而会在我们头顶不停地飞翔。
对于从事了多年教学工作的自己来说,我曾不断地追问自己:我幸福吗?每次触及到这样的问题时,我脑海中浮现的似乎都是自己忙碌的身影。记得第一年教学时,教室讲台北面是学生被褥的聚集地。教室和寝室合二为一的条件,经常使得正在上课时讲台北面的被子“轰然”倒下。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无奈地召集学生马上摆被子。也时常,喋喋不休满堂灌的我会累的靠着如山的被子“依靠”一会儿。
后来,随着国家对地方教育的支持,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我不再累得靠被子讲课。可是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应付检查或存档的文字材料的建设。以至于“我为幸福折了一下腰。”
无论时光如何交替,我对“幸福”的追问从未停止。当“现实”和“骨感”连词成句时,我对幸福的追求也开始慢慢动摇。
今晚,我再次站在书柜前选书。《建设理想课堂》一书走进我的视野中。里面的一句话触动了我:“教”得是否幸福、愉快,主要取决于在“教”的过程中能否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否体现人的创造性。要创造就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