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灵感拾遗散文
早晚读书447/1000冯翼才《我们的节日-清明》生命生生不息

早晚读书447/1000冯翼才《我们的节日-清明》生命生生不息

作者: 李廿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22:47 被阅读0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一年清明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更有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自古有祭祖、扫墓、植树、插柳、踏青等民俗,蕴含人们最质朴的乡愁。也许,我们可以拿起一本书,坐下来,读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死亡与出生一样、与树叶的生长凋零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生生不息,爱也生生不息。

冯骥才在书中说,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是一个多来源的节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上巳节尽管已基本消失,但其踏青、插柳等传统习俗已被融合进了清明节之中。因此,清明既有祭扫、寒食等感伤性的内涵在其中,又有踏青、蹴鞠等亲近自然的众多民俗活动。这个节日由此便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一是近人情、传哀思,在追忆前人中牢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二是在踏青、插柳等活动中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清明节的很多习俗经过历史演变,有了新的形式。比如传统的插柳习俗在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为植树活动。蹴鞠、荡秋千玩起来会受到场所、工具等诸多限制,但完全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户外运动来代替。

冯骥才说:“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包含了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根基,是身份,是标志,更是内核。中华民族节日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地百姓用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来体现生活理念,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追求。”

冯骥才还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添加新的元素来传承清明传统文化。历史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自觉地为传统文化添加了很多新的内涵。文化要有金字塔,其根基在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一些新的载体和形式来把这些文化继承下来。

相关文章

  • 早晚读书447/1000冯翼才《我们的节日-清明》生命生生不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一年清明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更有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

  • 早晚读书321/1000

    维谢洛夫斯基,俄国文学史家。他学术视野广阔,谙熟俄罗斯、斯拉夫、拜占廷和西欧自古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学以及各民族民间创...

  • 俗世奇人

    原谅我借用了冯翼才的书名,只怪才浅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文章名了,因为这事儿啊,是真俗!俗不可耐,俗到家了! 冯翼才书...

  • 2022-04-05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落时是清明~即是节气~又是节日~唯有清明~让我们清生命之感~明生命之礼~清明是让我们学会以爱告...

  • 今年的清明不一样

    “清明”在我国传统节日里的份量是不轻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礼仪传承 生生不息,清明,寄托着生者对先人的...

  • “人不该这样,象风一样吹进你的生活,然后又在瞬间消失…”

    2020年12月27日 周日 深圳 晴 447/1000 【主题】读书笔记之《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 【字数】11...

  • 致孩子

    读书明理 教育让我们的家族改变命运 学习让我们成长 折腾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本质 就这样坚韧不屈 让我们生生不息 来吧...

  • 清明闲话

    图 文 微微流念 清明节有扫墓、插柳的习俗,意思是:生命的盎然生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

  • 你可愿,重启2020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冯翼才 三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柔光透过窗台...

  • 清明记事

    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早晚读书447/1000冯翼才《我们的节日-清明》生命生生不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bk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