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继母,现在应该叫前继母(为什么成了ex,时间轴的后半段会交代),比我爸小18岁,以前是同事关系。
小学六年级的暑假,我跟我爸去找在北京出差的我妈。当时年纪小,以为是全家旅行,第一次去北京的我心情激动。
但没想到,天坛(还是天安门?)前,那是一家三口的最后一次合影。
关于那次出行,印象里很多细节都模糊了。但深刻地记得,他们几个,在北京饭店的1515房间,做最后的谈判。我在哪?在厕所里等着,等到睡着。
回老家后,爸妈就离了。
后来据我老妈回忆,该女子在去北京之前,就多次打电话给我妈,哭诉自己如何爱上了我爸,离不开我爸之类的。
我妈说,那个年代,听到这么赤果果的告白,惊到无语!
我问,那你怎么办?
我妈:能怎么办!她都这么说了,那我走呗!
初高中六年,不可否认,我对这个女人是怀有敌意的。或许我爸不想影响我学习,那六年里,她几乎天天来我家,但似乎没有一天是待过夜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我记忆混乱,我是佩服她这一点的。
大一那年,算是正式领证,成了我后妈。
大二,我的小妹妹出生了。
在他们正式结婚后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去过继母娘家,别说平时,过年也都是我爸过去坐一坐,象征性扒拉几口,回爷爷奶奶这边过年。
没有邀请,我也不会主动提出要去。
她倒是会来我爷爷奶奶这边。每次一进门,总会提溜着东西。进门就嚷嚷:“妈,要帮忙吗!” 接着啪往那一坐,屁股再没挪过地方。
奶奶肯定是说着不用不用,当然,她也从没真心想要帮把手的。
自然,碗也是从来没洗过一个。吃完就走。
爷爷是当老师的,大学时候每每给我写信,末了总会加一句:跟你阿姨好好相处。
我知道,爷爷心里很清楚,这个女人的底细,只不过老人家都是希望家庭合睦罢了。
我跟她一直保持着表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笑嘻嘻关系,就像她在我爷爷奶奶家一样,会说笑会开怀,只不过,只说不做从不沾手。
本科毕业我公派出国读硕。两年后回到母校任教。当时身上有七八万,是剩下没用完的奖学金,正巧遇上广州楼市还在低谷,我动了买房的心思。
看好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区,下了定,给我爸打电话要点钱。因为是毛坯,付完首付,我就彻底没钱装修也没法住了。
我爸这人,文人气重,性格内向、柔弱。接了电话,他跟我来一句:那个,我跟你阿姨商量下。
当时觉得,自己买房,只是跟家里要几万块,也不多,应该没什么问题。
结果回复是:你阿姨说了,没钱。
“先别买了吧,刚工作…”
“但我下了一万定金,没法退了的啊!”
沉默。
后来跟好友们聊起这事,大家都表示不可理喻。浙江家庭,不给孩子置办一套房也就算了,居然拿几万块都直接回绝。
你爸太做不了主了,以后要吃苦头的。
这是几乎所有听到这个故事的人的反应。
最后房子买了,自己东拼西凑了点,爷爷在我寒假回去的时候也支援了我一些。
说真的,那时候如果没有爷爷奶奶,我估计会被他俩给气死。
房子半年后就涨了,后来开了地铁线,到我出国前卖的时候,翻了八倍吧。
同期有学院的老师想买房的,观望着观望着,最后给自己,买了辆车…
这个继母,很会炒房。当时,老家XX城的店铺在售,继母指挥我爸去跟我爸妈当年的好朋友借钱借关系,买了俩店铺,后来也是租金喜人。
我妈听说了,又是惊到无语,表示对她的脸皮之厚有了新的认识。
所以说,她没钱吧?其实她一直挺有钱,只不过在我这,自然是没钱的。
爷爷奶奶去世后,老家的感情线愈加淡漠。
中间有个插曲,我有个高中同学,清华毕业去了MIT读博的,他妈跟继母关系还行,继母老让他从美国给他带东西,给他烦的。
同学后来问我,你爷爷去世你怎么没回去?
我说怎么没回去,我爷爷一生病我就请假回家了,一直陪到走的那天。
同学很诧异:你那个阿姨跟我妈说,你爷爷去世你也没回去,平时跟家里关系也不好,bla bla bla.
我当时心里真是,一万只草泥马奔过!居然还跑到我同学的妈妈那里,造我这种谣?!
后来自然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太细碎,一一数来也太唠叨,就不提了。
还是交代下为什么她成了前继母。
大体是因为爷爷奶奶留下的小房子归属问题,说着说着跟我爸彻底崩了,她愿意离婚,我爸只拿走了爷爷奶奶的房,基本属于净身出户。
她还拉着我爸去把他俩名下的房都过到小妹妹名下,虽然我几次表示,我不会要,我也可以写保证,但这个女人怎么会放心?
我也曾偶尔相信,她或许曾希望与我和平相处的。但,有些人的贪婪本质不会变。
这么多年,恨意基本也尽消散。我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好。
跟她不再有什么交集的感觉,也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