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七宗罪——读《洛丽塔》

作者: 胡箫箫 | 来源:发表于2016-11-19 07:49 被阅读738次
洛丽塔

一个不幸的开始,一个罪恶的过程,一个悲惨的结局。这是整本书的结构,内容都是围绕着情色来展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一个很肤浅的思想来看,《洛丽塔》写的是37岁的亨伯特和12岁的多洛雷斯·洛丽塔·海因斯之间的性关系,你能在故事中看到诱人的,性感的,抒情的,迷人的,危险的,挑逗的……一切让你无法抗拒的诱惑,但实际上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性道德观念的问题,是关于爱与性、美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也诠释了作者最后的给我们的反思——“凡人的道德意识是责任,反之必须付出致命的美丽”。

记忆的创伤,往往是思想扭曲的关键

故事的关键在于开始,从书的第一部分,我们看到的是亨伯特的爱情,和所有青春期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对同年女孩子的怦然心动,有着对爱情的美好追求,他和安娜贝尔互相痴迷地爱着对方,他们有精神上的共鸣,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思想上,都似乎接近完美。但这种完美的爱情深入亨伯特的灵魂后又瞬间被摧毁,而且是猝不及防的。恋人突然的死亡,心身遭受重大的创伤,让他的精神直接陷入崩溃。人在陷入这种崩溃后或许还会存在一丝自我救赎,来点燃以熄灭的生命之光,于是这种自我救赎的思想就出现了,“洛丽塔”在亨伯特的心里就被定义成了自我救赎。

亨伯特内心的“洛丽塔”在书中并非是定义洛丽塔本人,而是被定义成所有12岁至15岁之间的未成年女孩。他选择了洛丽塔来救赎自己,但我们看到的却不再是他与安娜贝尔一样那般纯真美丽的爱情,而是一种欲望,是人性内心最深处的欲望,这种欲望像火一样慢慢的燃烧亨伯特的思想,他把这种欲望当做成解救他青春期伤痛的麻醉药,以至于他的思想慢慢扭曲,最后这种自我救赎就演变成了恋童癖,一种性的变态。

从安娜贝尔与洛丽塔这两人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亨伯特思想的转变。安娜贝尔是一个14岁可爱的女孩,有追求,有梦想,他和亨伯特在一起的时候讨论的是芸芸众生的世界、唯我哲学、性爱的高尚和一些富有竞争的运动;而洛丽塔却是一个美丽性感的12岁美国少女,没有什么信仰和思想,贪婪无知,也没有什么道德观念,和亨伯特在一起的时候只有动物的本能,但亨伯特却离不开洛丽塔,他迷恋她娇嫩少女的身体和热烈的红唇,他的救赎之路违背了初心,思想的扭曲也最终引发了他灵魂深处的罪恶。

我们来谈亨伯特的爱与道德

从书的写作技术上来看,第二部分展现了人性在欲望上所暴露的种种罪行,也是最迷人最富有诱惑力的内容。分析亨伯特的性格,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个人格分裂者,在人面前他是英俊的电影明星,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华,风趣,迷人……,可在洛丽塔面前,他就彻底的变成了一个猥亵未成年少女的老男人,这是欲望驱使他虚构的另外一个版本的自己,更可悲的是他把这种欲望看做成是对洛丽塔的爱。

在追求洛丽塔的过程中,他用说谎和欺骗,以实现他的目标,甚至为了接近洛丽塔和她的母亲结婚,成了她的继父。在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亨伯特已经越过了道德的底线,他的欲望已经埋过了道德观念。我们通过亨伯特脑里的独白,能看到的只有洛丽塔迷人的曲线,她撩人的红唇,然后就是亨伯特对洛丽塔百般的呵护、宠爱,也是围绕洛丽塔的美色来展现这种呵护和宠爱。而对于洛丽塔这个早熟的性感少女来说,道德并非是她要考虑的问题,她贪婪,需要满足,无论是性格还是对性,或是对性的好奇,她都没有什么思想,亨伯特要对她做的事情她也都很清楚,所以当亨伯特打算用药来迷惑她的时候,她也做出了主动勾引。

实际上,亨伯特的思想走上这一步,只是他自己认为他可以把洛丽塔永远的留在12岁至15岁之间,在这个思想阶段上,他的目标是要保持洛丽塔的圈养,确保她获得独自为他的个人物品,也没有童话的承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或“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在这爱的行动,没有爱或关心或其他,只有私欲和自恋。这是一种极端的思想,所以他忽略了现实,现实是洛丽塔始终是会长大,也会厌恶他。当他再看到17岁的洛丽塔时,看到的是她蓬乱的头发,脸色苍白、污染和怀着别人的孩子的臃肿身体,他瞬间又回到了他年少时失去安娜贝尔的精神崩溃般的感觉,然后这种崩溃直接转变成了暴力,他开始怨恨,他认为是她的丈夫毁了他心中的洛丽塔,直至他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杀害了洛丽塔的丈夫,而洛丽塔也因难产而死掉。

人的可悲之处,在于性道德上没有底线,所以当性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时候,没有遵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亨伯特和洛丽塔就是如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他们是性与道德矛盾的牺牲品,前者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违反道德打造自己自私的爱,后者的无知与贪婪导致走向歧途。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定义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性是不道德的,成年和未成年也是人类的定义。但任何事情都必须套上道德的观念加以法律武器,社会才能和谐,这便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生存区别所在。

最后一句话总结全书: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灵魂!

6

相关文章

  • 人性的七宗罪——读《洛丽塔》

    一个不幸的开始,一个罪恶的过程,一个悲惨的结局。这是整本书的结构,内容都是围绕着情色来展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从...

  • 直面自身弱点,重塑自我

    电影《七宗罪》里的七宗罪分别是暴食、贪婪、懒惰、嫉妒、傲慢、淫欲、愤怒。这都是人性本身的弱点。这些人性的不足会时不...

  • 洛丽塔呀——读《洛丽塔》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

  • 除了《东方快车谋杀案》还有哪些好看的推理电影

    《七宗罪》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

  • 人性与法治的双重压制——偏析电影《七宗罪》

    人性与法治的双重压制 ——简析电影《七宗罪》 内涵哲学的犯罪故事 影片《七宗罪》以强烈的视...

  • 七宗罪贪婪之拼多多

    七宗罪之贪婪 通常而言我们都会将七宗罪作为人性的七个开关,通过人性的七个开关对人进行控制操控影响。今天讲的...

  • 读门罗小说《多莉》——:死亡和老年生活的变数

    主题:死亡和老年生活的变数 (在谈《多莉》之前想谈一下《洛丽塔》,《洛丽塔》没读,但总能碰到谈它的人。撇开《洛丽塔...

  • 人性-《增长黑客》第七章(2)

    关键词:人性 人性 病毒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喜爱、逐利、互惠、求助、炫耀、稀缺、害怕失去或错过、懒惰。 人性七宗罪:...

  • 读《洛丽塔》

    之前微信读书公众号有一篇推送,题为《人生必读的5本经典,让心智瞬间变成熟》,是严歌苓推荐书单,包括《红楼梦》《百年...

  • 这是谁急了

    有人错误地提出,一个好产品应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妒忌。借“七宗罪”牟利,恰恰印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的七宗罪——读《洛丽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hs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