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纠结一件事情,出于打造个人品牌的需要,我选了两家摄影馆作为拍摄形象照的备选项。
论价格,都是500起价外加3套服装,论逼格,在我们当地都算得上是一流的。本来我是打算去A摄影馆消费的,但因为一件小事,让我对其丧失了兴趣。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话,这无可厚非,但是A摄影馆的负责人跟我微信联系介绍服务时,用了太多的专业名词,让我产生了错误的理解:B摄影馆会提供60余张电子照,而A摄影馆只说精修10张,但有很多的底片和产品。
我简单地对比了一下数字,这还用想,肯定是B摄影馆划算,便拒绝了A,跟B预约了时间。事后想了想,A摄影馆说的底片和产品的意思可能就是多张电子照,实际两者都差不多,但此时的我已无意再去更改。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最近看的几本书《别输在不会表达上》和《好好说话》,书上提到的一点就是:考虑对方身份,把话尽量说通俗。(想要电子书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加我微信)
这真是活生生的写照啊!由于A摄影馆表达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丧失了一笔唾手可得的生意。
你个人能力强是一回事,跟人打交道是另一回事,会不会说话有时能决定你一生的格局和命运。
接着我就具体的三个场景来跟大家聊一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说话的技巧以及不能踩得雷区。
一、朋友聚会大型聚餐
在饭桌上吃饭时,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人一开口说话就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表达,不管别人爱不爱听。或者就跟几个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开怀畅聊,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出去跟朋友们聚餐,从饭桌开始讲话到最后各自回家,一路上总是那几个人大嗓门的聊着绝地求生这款游戏,本来是老同学好久不见了,想彼此交流一下这一年的生活,结果说游戏说了一路。
如果内容真的很有趣也没什么,我自己也不是排斥游戏的人,但就那一个梗反反复复地讲,真的惹人讨厌。
但逃避不是办法,回来想了想,以后的大型聚餐肯定少不了,那么,在饭桌上如何对付滔滔不绝的“废话先生”呢?
首先,还是要顺着他们的话题聊天,参与进去。当气氛明显地陷入低潮,大家会有一个4、5秒钟的共同沉默期,此时你再引入另一个话题,往往能打开话匣子。
这个话题说完后,主动提起下一个话题。这样你可以主导谈话的过程,在聚会交往中获得你想要的信息。
我曾经跟一位私下里很健谈但人一多就表现的极其沉默的朋友做过一次深度交流,他告诉我:“当人一多时,我就不想说话了,我不想听他们聊那些无趣的话题,但矛盾的是,我需要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久而久之,我开始变得不自信、对人际交往有点自卑。”
他的一番话说出了我的心声,由于没有多去尝试主导话题的技巧,结果导致我不仅在熟人圈子聚会上难以表达自己,在陌生人圈子饭桌上更是谨言慎行,导致自己对聚会的厌恶,和对人际交往的恐惧。
如果跟我一样有这种类型社交恐惧症的朋友可以先从1对1交流做起,慢慢尝试几次在大型聚会中主导话题,进而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克服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
二、求职面试与陌生人相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试无处不在。关于讲面试技巧的文章有很多,我这里重点说一说面试过程中有哪些不可以踩的雷区。
①应对面试官的怀疑不可鲁莽冲动
记得这样一件事,父母的一位朋友拖关系给自己的儿子找工作,打算进的是中国移动的部门,先做一个普通业务员锻炼锻炼,本来都商量好的事,只要通过省会的副总的面试就上岗了,结果因为一句不愉快的话,这个工作职位黄了。
原来啊,老板问了父母友人的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这个什么‘光源与照明’专业到底有没有啊,怎么从来没听说啊?”
他一听老板质疑自己的学历,立马急了眼,说:“那肯定有呗,你这啥水平,连这个专业都不知道!”
不是面试官不知道了,“光源与照明”这个专业的确够冷门。他的处理方式太糟糕,人不可能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了解的一清二白,都有其各自的局限。
如果这个孩子能换个思路,客客气气地跟老板介绍一下自己这个专业,其实根本犯不上冲撞,白白丧失父母为他努力争取的工作机会。
③当遇到莫名其妙的问题时,不正面回答,而是避实就虚
在《读者》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问你:“假如公司要让你做一些琐碎的工作,那你是喜欢还是讨厌呢?”
这实际上是一个两难问题。你回答喜欢的话,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没有谁不喜欢做更有挑战性、更具上升空间的工作,把时间全都浪费在传话、递茶和打扫卫生这些事情上,心里都会很不好受。你说你喜欢,不就在表明你很虚伪嘛!
你要说不喜欢的话,面试官又会觉得你没有耐心,连点小事都不想做,怎么可能会把更大的事情委派给你呢?
最好的回答是不涉及具体选择,而是泛谈这二者的优缺点。你可以说我很愿意做琐碎的事情,初来乍到,做一些小事让同事和上司觉得我是一个心细的人,又可以磨练自己的心性;我也向往更具挑战性的事,因为我渴望为公司付出更多,做出更多贡献。
有些问题,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脑筋灵活一点,往往能化险为夷。
三、求人办事需要援助
人生在世,虽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但个人是有局限性的,总有求人办事的时候。
更进一步,具体到别人愿不愿意帮助你,以及能帮你到何种程度,那么就因各自的说话水平而异了。
有些人会说话,懂得跟人打交道,知道话该怎么说能让别人最大程度上给予你帮助。但有些人往往求人办事就总是碰壁,他一开口,别人极不情愿帮他的忙。
那么,当我们需要求人办事时,我们该如何说、怎么说?
①不要轻易开口
近段热播的电视剧《恋爱先生》,靳东饰演的牙医程皓兼职恋爱顾问,在他的咨询室里,有一些压箱底的宝贝,是那些他帮助过的人的联系方式。他存了许多“人情”,而他只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请这些人帮忙。并且帮过一次忙就删掉帮忙人的联系方式。
人情是有限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开口。网上有个词叫做“伸手党”,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伸手党,遇到问题总是祈求别人帮忙,自己却不肯努力去尝试一下,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帮你了。
②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前一段时间组织了一次低价卖书活动,我自己读过的书以极低的价格包邮出售给群友。消息一发,私聊我的人几十个。
在我一条一条回复的过程中,有个人不停地跟我视频聊天,我一次又一次挂断,次数多了,自己开始烦了,便问他有什么事情?
他先是向我表达了对其中一本书极其渴望的态度,又奉承我了一番,最后问我:“我只想单买那一本,可以优先卖给我吗?”
当然是,不可以。
群友的留言我肯定会一条一条回复,并且注明了“量大从优”,因为他的视频通话打断了我的思路,让我浪费不少时间在协调上。
真想要就拿出点诚意,至少咱们还不算太熟,直接视频通话强行抢占我的时间是对人的不尊重。
重视对方的时间,从对方的实际状况考虑问题,姿态放低,让别人看到你的真诚,这样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③事办没办成都要表示感谢
你有诚意,别人也愿意帮你,只要不是出自主观原因,而是客观情况导致任务完不成,就不要责备对方,向对方真诚地说句;‘谢谢你!’而不是给别人甩脸色看,硬是要讨个说法。
既然你能求到人家帮忙,那么你们两个或多或少有点交集,甚至还在同一个圈子,别人帮你了忙不说,你事后还不懂感恩,下次有难时谁还敢再接你的事情,这样做等同于自绝后路,是自毁前途的蠢事。
总结与反思
在本文末尾,给大家推荐一个关于说话沟通的书单,其中有一些是我读过觉得不错的,还有一些是我打算跟田宝成长社群朋友们一起共读的。
这些书籍包括:《练好口才的第一本书》、《像TED一样演讲》、《别输在不会表达上》、《人际交往心理学》、《演讲与口才》、《好好说话》等。
会说话的人走到哪里都讨人喜欢,不会聊天的人跟他相处起来既尴尬又无趣。
脑海中多储备一些话术,多警惕一些惹人烦的说话方式,等养成习惯了,不仅自己开心,也能把正能量带给周围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多言一句,需要这些书籍的朋友,可以在下方文集介绍或评论区添加田宝微信,进入田宝的社群,每周都会分享不同的电子书资料,每周都会有读书分享会,渴望成长的小伙伴们不可错过呦~
网友评论
不仅仅取决于你如何说好听的话,
他还受到人其他属性的影响,例如长相、音色、背景等等。
在社交场,找到自己的位置远比说什么话更重要,
很多教人如何说话的书,单看某一点好像都是有道理的,
组合起来看所有参与人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
如果把书中提到的观点实践到每一个参与者身上,
即刻自相矛盾。
爱表现和爱倾听是一个人的习惯,
如果爱表现的就尽量表现,
爱倾听的就认真倾听。
如果爱表现的人之间想争风吃醋就使出自己的能力,
发挥自己的脑洞大开,不需要假装倾听,着实难受。
如果你社交的目的是与所有人为善,
就以别人的需求为先。
别人想倾述你就配合;
别人想被安慰,你就捡好听的说就可以了。
又想抢风头,又想不漏声色,可以在适当时候插入话题,
当你开始自己的主题演讲时,
其他想出风头的人一样讨厌你的夸夸其谈,
但是那些就喜欢倾听的人不会有意见。
无聊之人之间的聚合,你不必太谨慎和认真,做自己就好。
更多精彩论述请看:https://www.jianshu.com/p/86fa0e74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