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
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作者: 悟_0b19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23:23 被阅读0次

    《我们与恶的距离》以凶手李晓明造成了九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开片。受害者家庭备受煎熬痛苦濒临破碎,通过罹难者之一天彦的家庭表现的淋淋尽致。而李晓明家庭也受到“连坐”惩罚,妹妹改名换姓,父母隐姓埋名 无法面世。群众愤怒 恐惧,舆论爆炸式抨击。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在死刑定谳之后不顾民众和受害者家庭的责骂甚至攻击行为仍想要了解其犯罪动机,锲而不舍的他,开启了众人命运的连结,也引发了人权律法的挣扎、精神病识的探究,以及新闻媒体的反思……将新闻职业道德、原生家庭、社会体制、家庭教育等诸多社会议题抛上台前,并试图探讨人性“善与恶”间的距离。

    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事发后,罪犯家庭就被驱赶到了天平的另一端,被绑在了罪恶十字架上,无休止的遭受着“各种酷刑”。甚至,在李晓明被执行死刑后,他们并未得到一刻喘息,而是被打入更深的地狱。因为,群众愤怒的根源源于失去孩子的绝望,而这是无法得到释怀的。可悲剧的原因真的是父母家庭教育、管理、监督不当的问题吗?父母就必须为孩子的错去承担无限责任,子债父偿吗? (极限设想: 把凶手一家全部处死,你的百感就能释放了?)

    正如李晓明母亲所言:“全天下没有一位爸爸妈妈,要花20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其实,他们也是受害者啊,李晓明开枪时子弹也射向了他家人的心,前20年付出的一切都被黑洞吞噬了并且余生也难逃黑洞的吸力(他们还需物质上、精神上去赔偿受害者家庭)。表看,当李晓明处以死刑,他们也同样失去了儿子。

    群众舆论的攻击是当今这个互联网发达时代武力值最强且唯一不用付出代价的武器。所以,请大家在使用它前一定先深思熟虑、独立 理性地思考,不要让你自己身沾无辜的鲜血!剧中,群众就是盲目、仅感性、愤怒的集中营,他们无底线,全方位的辱骂、攻击李晓明家人(恶语咒骂,扔东西砸人……) 在此剧烈扫射下,妹妹被迫改名换姓对外说自己是孤儿  父母车祸已亡,父母逃离城市住进封闭式的小破屋连大门都不敢开  母亲每天全副武装去卖粽子 脸都被口罩捂得溃烂,父亲每日烂醉如泥。而唯一理性,想查明事件背后的原因的王赦律师也被指责其没有人性,被误解在为凶手的罪行开脱  而被受害者家属泼粪,本人及妻子经常收到威胁短信,妻子也因此早产使孩子夭折,此事后王赦一度崩溃,民主 平等的正义感被击破,之后也便转为经济纠纷辩护可每天却难以入眠,妻子理解后鼓励他不要放弃 他才重拾起自己的抱负。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永远不要挑战人性,除非你已经做好了准备,站在群众的对立面,敢与全世界为敌。最高法院也因轰炸的舆论而提前行刑且只通知了各方媒体而没有告知其辩护律师。 [你们可以随便贴别人标签,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

    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2016年3月28日“小灯泡”被砍事件发生后,民意请愿判凶手死刑,但小灯泡的母亲却坚决不处死凶手。她认为,与其满足民意去杀死一个人,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

    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杀人偿命和试图寻找犯罪动机,两者并不冲突。我们群众作为事件的局外者,应该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这种恶性事件,应该遏制住它得不良传播,而不是去散播它使空气中处处充满血腥味。平常的娱乐、经济、法制等各类事件也是如此,我们都应该独立 客观 深思地去看待、评论它,只有这样,我们的呼吸的空气才会永远沁心脾人,我们才会生活在一个健康、平等、民主的社会中。千万不要让「众生皆有病」成为我们社会的代名词。找到真相,找到动机,才不会有下一个受害者。让我们多多多少些愤怒,多多多加些理性吧!

    [“你知道什么样的病人最难痊愈吗?” “没有病识感的病人。” 他们明明生病了,却不觉得自己有病。他们明明可能错了,却坚信自己对。同理。 你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最难痊愈吗? 没有病识感的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推《我们与恶的距离》 少点愤怒,多些反思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lp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