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 藏经阁
外事烽火丨乒乓外交(8-32)

外事烽火丨乒乓外交(8-32)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09:42 被阅读534次

    第32节 乒乓外交:庄则栋初把织锦赠基辛格乔装私密行

    【导读】中苏交恶以至在珍宝岛爆发,为中美关系的解冻迎来契机。越南战争的泥潭,让美国人在冷战格局中处于劣势。尼克松认识到,与苏联交恶的中国人,是值得借重的力量,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早已该被抛弃。毛泽东注意到了美国人的想法,于是,乒乓外交”拉开了中美交往的序幕。

    一、尼克松访华

    1、尼克松的口信

    美国因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在与苏联争霸的角逐中开始处于守势。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后,试图借助中国从越南脱身和抗衡苏联。因此,他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探索重新同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

    中苏珍宝岛事件后,尼克松认为时机成熟。1970年,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去美国庆祝联合国成立25周年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名称,发出了西方人士称之为“意味深长的外交信号”。

    不久,叶海亚·汗来华访问。他同周恩来单独会见时传达了尼克松口信。周恩来于11月14日正式答复叶海亚·汗说:“阁下清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干预。美国武装力量占领台湾和台湾海峡,是中美关系紧张的关键问题。如果尼克松真有解决上述关键问题的愿望和办法,中国政府欢迎美国特使来中国商谈。时机可能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商定。”

    叶海亚·汗回国后即派专人将周恩来的答复口信派专人送给巴基斯坦驻美大使,嘱其口头转达给基辛格。不久,基辛格答复,美国同意接受邀请,准备在北京举行高级会谈,讨论包括台湾在内的存在于美中之间的名种各样的问题。

    2、毛泽东的“试探气球”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美国《外交季刊》发表《越战之后的亚洲》,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毛泽东读过这篇文章后,认为尼克松如果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要改变。这期间,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美国共和党将在大选中获胜,尼克松肯定会当选美国总统。

    果然不出所料,尼克松当选。他在就职演说中谈到中国时说,让一切国家都知道在本政府当政时期,我们的通话线路是敞开的。一个民族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毛泽东批示:“照发。尼克松的演说也应见报。”于是,美国现任总统的就职演说,全文在《人民日报》发表,这是建国后的第一次。

    1970年10月,天安门举行国庆节庆祝活动。毛泽东亲切接见美国记者斯诺夫妇,并且特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检阅游行队伍。事后,毛泽东解释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先放个试探气球,触动触动美国的感觉神经。”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一张新闻照片,照片上只有毛泽东和斯诺夫妇等4人。如此重要的信息却被尼克松和基辛格所忽略了。

    两个月后,1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再次与斯诺长谈,公开向尼克松伸出了橄榄枝。他说:“我欢迎尼克松上台。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做旅行者也行,当做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他如果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3、历史的偶然

    1971年3月,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乒赛开始的第二天下午,中国队开始练习,随后,中国代表团乘车去体育馆,车刚开关门启动时,一个人冲了上来,他一看车内坐的全是中国人,急忙转过身去。

    对于这位留着长长的褐色头发、蓝眼睛,运动服背后印着“USA”的字样的外国运动员,大家都用不安的眼光注视着他,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当时,坐在汽车最后排的庄则栋从手提包里选出一块较大的杭州织锦,和翻译来到他前面。“你好!,欢迎你乘我们的车去体育馆。”

    他转过身来说:“谢谢!”“你叫什么名字?”

    “科恩。”

    “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是中国人的朋友,为了表示中国运动员对美国运动员的友谊,我送你一幅中国杭州的织锦留念。”庄则栋说。

    正在交谈时,车已到了体育馆。敏锐的日本记者迅速地拍了庄则栋和科恩握手的照片。第二天,日本《朝日新闻》等报刊,都在头版登载了照片。有的还加了横栏标题:“中美接近”,轰动了日本。

    过了几天,美国乒乓球队的哈里森,突然主动登门求见,提了惊人的要求:“你们在世乒赛后,邀请了我们北边的加拿大访问中国,也邀请了我们南面的哥伦比亚,能不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啊?”

    中国驻日本联络处的代表赵自瑞觉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见,应该是一次重要的外交动向,马上向国内报告。电报发回国内,国家体委与外交部研究后建议婉拒美国乒乓球队的访华要求。并把报告送到了毛泽东手里。

    毛泽东把文件压了3天,反复考虑后还是在报告上画了圈。然而,报告退回外交部后,毛泽东在反复斟酌,又立即要身边的工作人员吴旭君赶快通知外交部,同意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此时的毛泽东已按习惯服用了安眠药,准备就寝。毛泽东曾交待身边工作人员,在他服用了安眠药后说的话不算数。吴旭君迟疑着没有动身。毛泽东就催她:“你怎么还不动身呀?

    ”吴旭君试探着反问:“主席!你刚才说了什么呀?”毛泽东又复述了一遍。吴旭君还不放心,又说:“主席!你以前说过,你服了安眠药以后说的话不算数,这次算不算数呀?”

    毛泽东把大手一挥:“算数,赶快办!要不就来不及了。”

    吴旭君立即把毛泽东的决定通知了外交部。周恩来立即给中国代表团发去紧急指示。中国决定邀请在日本参加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这是中美关系被历史割断了二十二年之后,中国第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进行友好访问。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从此,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享誉世界”

    二、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两国互相摸清彼此的战略意图后,周恩来不失时机的于1971年4月21日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向美方发出邀请。

    基辛格于7月1日离开华盛顿,在西贡活动了三天,到曼谷停留一天。六日到达新德里,八日到伊斯兰堡。为了秘密访华他在八日晚宴上,伪装肚子痛。叶海亚·汗总统特高声宣布,伊斯兰堡天气太热,影响基辛格的健康,请他去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以摆脱记者的追逐。

    7月9日,基辛格由巴基斯坦的军用机场登机,秘密访问中国。叶剑英、黄华、熊向晖等到机场迎接。经多次会谈,双方商定尼克松在1972年春天访问中国。

    同年10月,基辛格再次来华访问,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公开的。就在基辛格博士一行正在由钓鱼台国宾馆赴首都机场的路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开始了一次他称之为“谋求和平的旅行”。

    11时30分,飞机平稳地停在候机楼前。当尼克松走到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已经伸出他的手,周恩来那只手也迎上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

    尼克松说:“总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的国家访问。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这个历史性场面,通过卫星将实况传到全世界。选择在11时30分这个时间,是尼克松精心安排的,按照中美时差,此时恰好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星期天晚上10时30分,也正是电视观众最多的时候。

    由于当时中美尚未建交,所以机场的欢迎仪式非常简单。没有欢迎的群众,没有鲜花彩带,没有红地毯,没有礼炮,只有一面美国国旗和一面五星红旗并排在机场上空飘扬。作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多少有点失望。

    汽车驶进钓鱼台国宾馆后,在18号“元首楼”前停下,尼克松一行在次下榻。稍后,周恩来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在18号楼的会客厅里招待来访的美国客人。午饭后,尼克松正准备,基辛格突然闯了进来说:“总统先生,毛泽东主席想见您。周恩来已经来到楼下。”

    对于尼克松来说,与毛泽东会谈是早有所准备的,但是没有想到会安排得那么快。5分钟后,尼克松、基辛格乘车穿过西长安街,驶进新华门,一直开到丰泽园毛泽东的住所。尼克松和基辛格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走进毛泽东的书房。

    见尼克松一行进来,毛泽东在秘书的搀扶下站起来迎接尼克松。当分宾主坐好。基辛格说:“我在哈佛大学教书时,曾指定我班上的学生研读您的著作。”

    毛泽东说:“我写的这些东西算不了什么,没什么可学的。”

    尼克松连忙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国家,改变了整个世界。”

    “我未能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附近的一些地方而已。”

    毛泽东虽然说话比较慢,但思维很敏捷。这次谈话本来估计只会进行10分钟或15分钟,却谈了1小时。尼克松列举了一系列需要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毛泽东很客气地说道:“这些问题不是在我这里谈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同周总理谈。我这里只谈哲学问题。”

    几周之后,当基辛格在他的白宫办公室里细心研究毛泽东和尼克松谈话的记录时,他发现毛泽东在谈话中实际上已勾画出了上海公报的内容。 尼克松后来说,这次会晤“是在漫不经心的一种戏谑、玩笑中进行的,轻松的俏皮话使人觉得这是几个经常来往的熟人在聊天,一些十分严肃的原则性的主题,在毛泽东诙谐随意的谈吐之中暗示出来”。

    当尼克松总统参观故宫、长城的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国宴款待尼克松一行。尼克松总统学着用象牙筷子夹着中国菜,用茅台酒干杯。全世界都通过这个画面看到美国总统品尝中国菜。

    当时的国宴,每个客人面前至少摆上大、中、小三个酒杯。其中有国酒“茅台”,其余的是各种名牌葡萄酒,另外还有橘子水。

    “我听说过您讲的笑话。说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吸一支烟,可是点火时,烟还没有吸燃,他自己先点燃了。”尼克松讲到这里,不等翻译译出,自己先笑了。

    周恩来也开怀大笑,他当真拿来火柴,点燃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然后说:“尼克松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

    当时,加拿大驻北京记者约翰·伯恩斯也在场。不过,他坐得离主桌很远,以至于伯恩斯得站在凳子上,拿着双筒望远镜在看。

    等到宴会结束,伯恩斯冲过乱糟糟的人群,到了主桌。他仔细观察了金色压花菜单卡和同样镀金的座位卡,以及两位主要人物座位处的象牙筷子,把它们藏在口袋里,然后他就带着他“罪恶的”战利品离开了。

    当他踩着红地毯走出人民大会堂大门时,白宫记者团海伦问他抢的是什么?伯恩斯告诉了她。就在24小时之内,一封电报就送到了伯恩斯在北京的公寓。一个来自纽约的古董商,向他报价2.5万美元,要买他的全部纪念品,这约是伯恩斯当时年收入的2/3。但他拒绝了,他后来通过外交包裹把它们寄给尼克松,被一直保存在尼克松总统博物馆里。

    2月21日下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与尼克松一行举行会谈。经过反复磋商和唇枪舌剑,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美中苏三角外交的态势开始形成。迫使日本急切地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终于推动日中两国于1972年9月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正如尼克松在离开中国前夕的宴会上祝酒时说的,他对中国的7天访问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外事烽火丨乒乓外交(8-32) 外事烽火丨乒乓外交(8-32) 外事烽火丨乒乓外交(8-3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老树_:这些事件是昨天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谢谢您的回顾。
        甄玺:@Old_tree 谢谢,欢迎一块儿加入,早安!
      • 文书九段:历史的高超外交事件,看见了敬爱的周总理,很是亲切!
        甄玺:@文书九段 外交是一门综合艺术
      • 演讲与写作:相互鼓励,容易取得成绩;
        相互支持,更能获得知识;
        所以,希望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一直这样下去!
      • 冷冬年:天下雨,我思乡,欣赏文章点个赞,吃个粽子友安康!粽子节安康!🌺🌺🌺🌹🌹🌹

      本文标题:外事烽火丨乒乓外交(8-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l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