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有一种期望,或者说有一种委屈:你应该……(潜台词:我这么努力,你怎么忍心辜负我?)你应该听我的(我说的是对的,我是为你好))可是许多时候,事情的发展不是按我们想的应该怎样怎样就怎样。
于是就有了现实和应该的矛盾,内心的痛苦与焦虑就出现了。无论是想要儿子变乖,还是工作中想要超过同事,这些愿望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毕竟就像周星驰说的,"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我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这是我们的愿望,可孩子就有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常有的拖拉,这就是事实。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尊重,这是我们的愿望。可是你也知道,有时候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这就是事实。即使它让你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了。
事实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的,你也战胜不了事实。就算你想要改变事实,那也只能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想办法。
可是,有应该思维的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好像是在跟事实赌气,觉得事实就不应该这样。
第一种方式,实证式辩驳,找与不理性的结论相反的证据。
第二种方式,逻辑式的辩驳。辩驳的重点,是推理的合理性。几乎所有的不理性思维,都是过度推理的原因
第三种方式,是实用式的辩驳。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想有什么用。
他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也想在这里解释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