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文学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作者: 秋天打柿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0:05 被阅读79次

    《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名篇。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酸,其主题的多义性历来备受学术界关注。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项链》写的,不仅仅是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虚荣。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文艺所享有的一大优势就是详尽的描写和微妙、细腻的笔触,可以根据读者参差不一的个性、情绪和知识范围而灵活发挥作用,并造成生动的效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不同的视角决定了莫泊桑《项链》主题的多义性。

    以往我们急于对西方资本主义暴露的缺点进行批判,带着对资本主义的仇视对其进行文本解读,所得到的结论势必是千篇一律、带有个人或种族情感印记的,也即是不够客观的。自识字起,我们就深受这种狭隘的民族观的毒害,以至于看到毕飞宇教授对《项链》的解读后大为震撼:程式化的认知已经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对主流和权威说法的过分认同,让我们对真正的文学产生了一叶障目式的认识还不自知。

    如今再次意识到独立的、自为的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

    一、多面的人性折射:《项链》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外国文学篇目多为揭露资本主义弊端一类,最典型的莫过于《项链》和《装在套子里的人》。若对此进行主旨分析,各类教辅必定毫不吝啬地对其进行批判。少有几篇表现对美好人性礼赞的,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即便如此,“中心思想”也会在赞美主人公桑娜高尚的品质后面,附上一句看起来颇有历史意味的“表现对沙皇黑暗统治的不满”等等。

    这就是通识教育期间文本解读的固定程式。这种保守的注解自然会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受到限制。

    对于《项链》,我仔细想了想中学课堂上语文老师给出的观点,但似乎毫无印象。也难怪,我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听到过什么新鲜的,让人耳闻不忘的主意。所以在此之前我对中学教材中的《项链》一篇并未有过这样深刻的反思,也从未对此表现出这种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可是问题来了,即便是多年后通过重新解读分析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当走上工作岗位,面向学生,在三尺讲台能这样讲解给中学生听吗?毕竟,它与“参考答案”如此格格不入,而且他们又必须通过高分才能完成升学的愿望。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就事论事。中学时代初读《项链》,玛蒂尔德悲剧诞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她的拜金和虚荣——我对此深信不疑,这是阅读《项链》后的直观感受,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形成的客观印象。没错,这正是莫泊桑极力讽刺和批判的。

    那时对于法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不了解,也只是听老师讲,课后再乖乖地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老师总结的中心思想。中学时代个人的认知水平低是一方面的原因,对小说题材课文的不重视也是一种潜意识,因此当时对这一小说名篇并无强烈的兴趣,还认识不到它的价值。

    第二次听老师讲,是读研期间在《西方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重读《项链》,竟读出了一些不同的东西:马蒂尔德不再是单一的非黑即白的面孔,她有着致命的缺点,却也有着至高的品质。

    痛苦。卢梭说:“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欲望和能力的不相称。”马蒂尔德没有尊贵的出身,没有钱,没有凭借自己的美貌进入上流社会嫁给有钱人的途径。一言以蔽之,她没有能力,只得沦为男性的附庸。这是时代使然,亦是她自身选择的结果。但是以上她未曾拥有的东西,就像一条毒虫一样蛀蚀着她的心灵,想要却得不到,使她痛苦万分。没错,教育部小职员的家庭勉强算是中产,若生活安稳尚能保证衣食无虞,甚至还能雇得起女佣。马蒂尔德的痛苦恰好来自于她能力的缺失和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足。

    虚荣。若说玛蒂尔德的不安分在于她的拜金和虚荣,那时客观存在的。哪个女人不想光彩照人呢?尤其是在这样一场正式的、众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齐聚一堂的晚宴中。为此她可以说服丈夫拿出辛苦积攒的四百金法郎去做一套漂亮的裙袍,为了出风头到朋友家去借钻石项链。但是虚荣心却是人性最普遍的弱点。对于大家的“通病”,我们又有什么不可原谅的呢?

    责任心。在发现项链丢失并再无找回的可能后,马蒂尔德和丈夫并没有因为自身承受不住赔偿的代价推脱责任。虚荣心是可耻的,马蒂尔德毅然承担责任却是光荣的——相比欺骗和谎言。所以玛蒂尔德才能在付清代价后表现出“结结实实”的满意感,而且向福莱思洁表明事情原委时能够“用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踏实勤恳。整个为遗失的项链付出代价的过程,路瓦赛夫妇都是出自勤恳的劳动,而不是某种不正当途径——路瓦赛作为教育部职员,他确乎拥有某种权力;玛蒂尔德颇有风韵,大可不必去做苦力。然而他们就这样维持了十年。

    耐心和坚持。十年时间,足以使光阴抛却流年,毁掉一个如花美眷。马蒂尔德变得衰老,双手发红,成了真真正正的下层妇女,这却恰好印证了马蒂尔德的耐心。十年拖垮了他们的生活,而信仰还在。信仰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啊,生活可以被摧毁,然而有信仰,人就是精神的勇士,就能够在苦难面前坚持。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借来的项链丢失后,命运开始突变,这是故事的第一个转折部分。

    莫泊桑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夫妇的惊慌和绝望。然而他们最终做了最正确的,在今天的中国看来最难能可贵的决定:错误由我承担。十年时间,结束四处举债度日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惩罚告一段落,贫穷却还将继续。然而此时卢瓦赛夫妇二人的心境已大有不同,如今虽累,但终是结束了心灵苦役,读者也因此为他们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是第二个转折部分。

    故事由富太太弗莱思洁那句“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进入高潮,整个故事也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心灵的震颤。读者之前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由对女主虚荣的讨厌、看其受到惩罚的快感进入到另一个层面,或许这里涉及到对人性的悲悯。

    人生如戏,恐怕马蒂尔德也没想过会落得这将就的婚姻,更不料想会因这一时的疏忽大意而背负十年债务。“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谁知道?谁知道?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还是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虚荣的代价如此之大,有命运的捉弄,还有作者的暗讽——莫泊桑掌握着笔下所有人物的生杀大权。

    纵观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社会大背景,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莫泊桑有意对以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进行批判和嘲讽,这符合他的一贯作风,即“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但他也在不经意间塑造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耐心,忠诚善良的玛蒂尔德。

    如果说玛蒂尔德爱慕虚荣是恶的一面,我们能也能看到玛蒂尔德骨子里的真诚,即人性中善的一面。人本来就有多面性,我们大可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一味地指责别人,在批评玛蒂尔德的同时,也应看到她身上真、善、美的东西。

    二、对契约精神的无限忠诚:“大师”眼中的《项链》

    由导师精彩的课堂分享,我知道了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老师,重新认识了《项链》,同时刷新了以往的某些观点。或许对西方历史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的缘故,说到底,我实难想到“契约精神”这一层。我对他的叹服并非因为他是一名学者,代表学术领域的权威,只因毕飞宇老师是真真正正地结合时代和现实性,并兼顾人性去分析的,所以他的解读才显得如此铿锵有力。

    在此附上毕老师精读《项链》的书摘链接:https://xw.qq.com/cul/20161108005004/CUL2016110800500400

    “在莫泊桑的《项链》里,我首先读到的是忠诚,是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家庭,对社会的基础性价值——也就是契约精神的无限忠诚。”他坦言。无论作者莫泊桑是否有此用意,也无论这层用意是否存在过分解读的嫌疑,正如毕老师所说: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的作品价值在激励想像,在激励认知。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毕老师确实为我们进行经典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门径——他将《项链》做了一番改写。仅仅是换成了几个中文名字,汉语版的《项链》却面目全非、漏洞百出,显得可笑滑稽,其故事情节在我国的时代背景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合理性。改写后的多重不适应,暴露的是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往大的方面说政治、经济无不涉及。如今谁敢发出这样正直的声音?所以我不得不佩服毕老师的勇气。

    毕飞宇老师从接受心理的角解释了《项链》给人精神震撼的原因,即在真与假的冲突中,构成了小说的戏剧性。他认为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方式是求真,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目的也是求真。所以,真,或者说,求真,是人类心理的基础、认知的基础、审美的基础和伦理的基础,最终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而“真”使人们愉悦,“假”则给人们带来震撼和恐慌,所以,《项链》的主题就是在“真”与“假”的矛盾和冲突得到深化的。

    以上却恰好印证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环境是“真”的。同样的故事放在我国却说不通,反映的是我国不具备“真”的基础。毕老师信手拈来的十个假设,或称之为问题,每每正中标的,发人深省。没有信仰,诚信渐失,贫富严重两极分化,这确实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在一味批判资本主义时,我们是该想想如何去反思,去真正地、虚心地学习他人之长了,而不是像与鸵鸟一样,将头埋在土里,对现存的一切假装看不见或者逃避。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批判和反思

      文学作品给人以精神享受,无论它致力于反映美德还是揭露丑恶。作者恰到好处的留白往往能够给人以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我们作为读者,每个人的情感和经历都不尽相同,在文学作品的触发下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移情作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而不必一味地遵照传统。

    《圣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广为人知。该隐因杀害兄弟亚伯而被视为“恶的源泉”,亚伯则被视为正义和虔诚的化身。不过在《德米安》中,德米安对该隐之印则另有一番解释,即该隐是强者,亚伯是弱者,该隐的记号是一种褒扬而非惩戒。

    这不禁让人为之震颤:似乎承认该隐的英勇强大就等同于推翻了上帝,分明就是在渎神,这种观点当然不为虔诚的基督徒所允许和接受。虽然我并不信奉基督,但也觉不可思议,可是德米安的一席话却令人信服,仔细推理的话,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主流观点在现实世界里确实立不住脚跟:

    “有个人和自己的兄弟争吵,然后把对方打死了,这种事当然可能发生。随后,他心生恐惧并屈服认罪,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他却因为自己的胆怯而获得一枚勋章,借此来保护他,并且吓阻别人,这实在太不符合逻辑了。”

    克莱尔的父亲对基督教义深信不疑,认为这个惊人的理论不过是魔鬼试图摧毁人类信仰罢了,尽管一联系实际他奉为圭臬的观点就会垮台;德米安对此持不同意见,而克莱尔却成功通过德米安跳出旧世界,寻找新世界,坚定地成为了自己。

    《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对于广为人知甚至深入人心的神话故事(文本),其主体意义竟也有多重解释,而且这些所谓“异端邪说”所产生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它之所以让人恐惧,是因为它极有可能打破现存的秩序。而真理却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审视以前我们走过的路、思考的东西,哪一样不是循规蹈矩,安全,却暗藏着最大的危险。事实上,只有不断地怀疑并提出问题才能使自己的大脑时刻充盈和保持活力,批判、反思而不是循规蹈矩,才是追求真理的最佳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借鉴,它给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突破口。而我们大可不必因循固有的看法,文学批评的包容性允许人们说出别样的观点,表达别样的判断。并非毕飞宇老师独辟蹊径,大师就是大师,不需要哗众取宠来证明。平心而论,他分析得是字正腔圆有理有据,让人敬服不已。

    犹记入学时导师的谆谆教诲。他要求我们将以前所学的东西忘得干干净净,言外之意是在新的学习阶段我们应该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转变学习态度,养成批判性思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确,我们以往所接触的那些白纸黑字、看起来板上钉钉的事实,其实只是知识的一隅,仅代表了某一种或一类观点,且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视角,其观点能否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还是个未知数。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阅读只是我们自己思考的代替品”“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当然,阅读书籍文摘和各类自媒体等带来的经验是他人的经验,虽可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有益补充,但若想和我们已有的认知体系水乳交融,还需自己去咀嚼,去思考,去经历。

    所以还是得立足于文本,进行独立、自为的思考。如此以来,文学作品才能常读常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小Q兜兜风:对,思考很重要
      • 把成长写下来:懒于动脑子
      • 我们从来都在路上:难道不是对社会的反讽么?底层蝇营狗苟辛劳一生结果换到的却只是高层的一件假货。。。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秋天打柿子:@我们从来都在路上 是的呢,每次"顿悟"之后,都感到极大的震撼,或是释怀,或是惊恐,有时又因从前的愚蠢而羞愧不已,我想我还是缺乏灵性。
        我们从来都在路上:@秋天打柿子 不光这个,中学的文章很多是越来越有味道,学 思不停你会收获更多。可惜忙碌的社会没留给人太多时间
        秋天打柿子:@我们从来都在路上 是的,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也还有其他的东西,细思极恐。

      本文标题:《项链》:不仅仅是虚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p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