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要冷静,别被煽动。
Part 1
昨天,我家小圆脸发给我一篇文章,某保险产品的微信推广。
“100万癌症医疗保额!0免赔!50-80岁糖尿病/高血压也可投保!健康告知少!”
产品亮点+煽情文字吓得我赶紧检讨:莫非在暗示我要加油写公众号了?还是要我学习一下别人怎么写文章?
半分钟后,小圆脸说:“我想给爸爸买医疗险,这个产品只有三项健康告知,高血压也能买,好人性啊,你快看鸭。”
宣传内容有冲击力,我差点要买。
Part 2
买保险,明确需求的基础上,要非常了解产品,保险产品的核心内容在合同与条款。
动人的文字,精美的彩页,可以帮我们迅速建立起对产品的初步印象,而深入了解还要看条款怎么写。
好比说你爱一个人,脸重要,又不能只看脸,还得看内在,外表美不一定内心美。
热恋时,咋看咋好,不刷牙能接吻,不洗脚能上床,放个屁都是香的;热恋期一过,咋看咋不顺眼,很可能是内在不够吸引,新鲜感结束后,精神上不合拍,这就爱错了。
在这方面,买保险跟谈恋爱很像。
如果被销售噱头或误导宣传影响,买错保险。眼下觉得自己捡到一款千载难逢的好产品,“收益高”、“责任广”、“条件松”。很多年后用到保险,理赔可是看条款不看彩页,看合同不看宣传,到时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后悔、气愤、绝望、投诉。
所以,务必要了解保险条款。自己不爱看没关系,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Part 3
就说小圆脸发给我的癌症医疗险。
首先,癌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本来就不多
假如有款重疾险,保百种疾病,健康告知一定很复杂。保险公司要了解多方面信息,对被保险人的患这百种疾病的风险做出有效判断,最终决定是否承保,如何承保。
典型的重疾险健康告知而这款癌症医疗险,赔偿责任只有恶性肿瘤,跟其他疾病没关。保险公司只关心被保险人得癌症的概率,不太关心其他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所以产品的健康告知内容很少,够用就行。跟癌症风险无关的健康告知,干脆不问。
事实上,大多数专项的癌症医疗险,健康告知都很少,询问那么多不相关的事项,保险公司也嫌累。
癌症医疗险的健康告知所以,健康告知少,高血压能买,这不是什么独特的优势,不能因此冲动购买。
其次,这款产品不包含原位癌
先插播一些背景知识:最近两年,健康类保险有个大趋势,在原有重症责任基础上,将与重症相关的轻症责任覆盖进来,科学又人性。
(手术过程不宜看,这只是部分器械;自行脑补,打开胸骨,在心脏上走线,此刻疼么)比如重症叫“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轻症叫“冠状动脉微创介入手术(非开胸)”。
心脏搭桥手术的诞生,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但搭桥手术需开胸,创伤巨大,恢复期较长。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能通过微创进行支架手术的,坚决不开胸,修养几天就可恢复。
健康险将支架手术列入轻症责任,这是适应医疗技术进步,尊重医疗实践习惯的表现。
再比如重症叫“恶性肿瘤”,轻症叫“原位癌”。相当一部分恶性肿瘤由原位癌发展而来,如按期体检筛查,积极治疗,大部分原位癌可有效控制,避免发展为恶性肿瘤。
很多健康险将原位癌列入轻症责任,就是鼓励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积极解决,避免恶化。对患者而言,医疗痛苦减轻,生命质量提高。
敲黑板!!
能在轻症阶段解决的
坚决不让它发展到重症阶段
所以,购买癌症医疗险,如果原位癌不理赔,早期治疗费用压力就很大,不利于控制病情,这样的产品不厚道。
产品还有些不大不小的坑:理赔后明确不可续保;住院前后一段时间内,相同病因导致的门急诊不赔付。
Part 4
你看,产品宣传资料写的亮点和卖点,是这类产品共同特征,不是独家优势。而不含原位癌、理赔不能续保,不含门急诊,这些劣势不会写到宣传资料上。
幸亏小圆脸问了我,不然给爸爸买错保险,一旦需要理赔,麻烦就大了。
在我们需要保险理赔时,在我们将大部分医疗费用寄希望于保险时,因为买错保险,责任不覆盖,不能理赔,对患者打击不小,甚至是绝望。
买保险是责任,买对保险才负得起责任。
不能只看宣传,不能被噱头引导,找专业人士分析才行。
能全面分析的,是优秀的从业者,能顺利理赔的,是良心的好产品。
戴老板
保险经纪人丨理想主义者
保险的宣传者丨行业的观察者
定期讲保险相关丨不定期脑洞大开
能谈正经事丨可以侃大山丨欢迎你来撩
公众号:毅语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