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古法中医针灸班之学习笔记,一方面帮助自己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另一方面便于发扬和传承中医理念和技术,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学习,惠己及人,期待我们一起同行。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部位,位于腰背部位,属阳。
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部位,位于胸腹部位,属阴。
五脏:(属于【阴】) ——选择【背俞穴】
心、肝(藏血)、脾、肺(藏气)、肾(藏精)
六腑:(中空,属【阳】) ——选择【募穴】
胃、小肠、大肠、膀胱、胆囊、三焦(中医特有)
口诀:五脏有疾取其俞,六腑有疾取其募
《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
【注意】:脏腑之气非经络之气,穴位不在对应经络上。禁止针刺,可点按、艾灸、刮痧、拔罐。
日常保健艾灸:命门,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一周1—2次即可)

举例:因为俞募穴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部位,所以脏腑有问题,就会在对应的俞募穴出现反应。
临床表现:最典型的是肾虚都会产生腰酸背痛的表现。
肾主纳气,肺主呼出,吸气困难是肾的问题,呼出困难是肺的问题。 痛风尿酸高是肾和膀胱的问题。心与心包经主血液循环,如冠状动脉,静脉曲张等,肺主呼吸系统,肝主内分泌,脾主消化系统,肾主泌尿和生殖系统,小肠(十二指肠属于)主营养吸收,三焦经主水液代谢,大肠(结肠属于大肠)主排泄大便,胆主分泌胆汁,胃主腐化食物,膀胱主排泄小便。灰色区域用于诊断。

取穴男左女右,区域内找反应点向下平刺(向手掌方向),遇到筋结松解筋结,疏通气血,点按也可。
五脏调脏点-肺:位于拇指掌指横纹尺侧末端,沿大鱼际边缘向下1.5寸(两指宽度)。
五脏调脏点-肝:位于食指近端指指横纹尺侧1/2交点处。
五脏调脏点-心:位于中指近端指指横纹中点处。
五脏调脏点-脾:位于无名指近端指指横纹中点处。
五脏调脏点-肾:位于小指近端指指横纹桡侧1/2交点处。


遇到内科脏腑问题:运用24原发点(禁止针刺,一般是双侧取穴),配合五脏调脏点调理(男左女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