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鬼
几天前,妹妹借我的电脑看一个文档,她说姐:为什么你桌面连个 Word 都没有?我才想起来 Word 已经不知道在电脑的哪个角落尘封已久 。
我的日常工作几乎都是与文字相关,讨论选题、收集素材、写文章、修改、发布····以前,我和我周围的人也是 Word 的重度用户,每次写完东西都要发邮件给同事、上传到局域网、网盘;用 QQ 或者微信讨论文章和选题;每篇稿子至少保存了十几个版本。我们甚至给稿子创造一套命名方式,从“初稿”到“打死也不修改之终稿”,密密麻麻地占据了整个电脑屏幕,最后把自己逼疯····
直到发现还有在线文档协作这么个玩意儿,从此就没怎么打开过 Word。
其实在线文档协作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但国内用破解版 Office 的依然大有人在。个人使用就不讲了,一些不小的公司也都用盗版的。(为我大微软心疼一秒) 可以这么说,许多公司的文档协作工具,还停留在史前时代。然而,脱离史前时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当年大不列颠人民打到家门口时候我们还在高喊着“闭关锁国”。让已经使用习惯盗版软件的人们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云服务付费,就如同被媷羊毛一般心痛,虽然这两年已经改善了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公司非常重视生产力工具的运用,例如此前因为被阿里收购站上风口浪尖的豌豆荚,单就对“工具提高效率”的认可,豌豆荚确实比国内很多企业要开放很多。
事实上是,市面上现有的文档编辑服务已经很成熟了,包括微软革了自己的命的 office 365、广受好评的 Google docs,印象笔记等等···除了印象笔记个人笔记本的色彩比较浓厚,这些产品无一不是主打文档协作编辑的功能。但今天的主角另有他人——它叫 Quip。
一个不怕死机断电断网的 Quip
简单来讲,Quip 是一款文档在线协作工具,支持多人同时在线协作,可以看到小组成员在文档上修改过的所有记录,还可以随时参与讨论。
从设计精神上来说,如果说 Google drive 是以档案为主的云端协作平台,则“ Quip ”是以“人的沟通”为主的云端协作平台。——电脑玩物《 Quip 比 Google Docs 更适合团队会议的文件协作平台》
更为实时的历史记录。Quip 的历史记录栏位于左侧,不像 Google docs 一样被默认隐藏,它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窗口,除了最基本的编辑历史:
- 添加、删除、改动了哪些文字;
还包括成员所做的一切动作:
- 查看、共享、发言、评论、点赞···
你可以针对好的修改点赞,也可以还原不满意的修改,因为知道每个人改了哪里,所以非常方便对工作进行回溯和跟踪,也使沟通更加顺畅。
更加注重讨论这件事。讨论是协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这一点在其他文档协作工具中都被忽略了。Quip 与其他在线协作产品的不同,就在于它强化了讨论。聊天窗简直无处不在,但是你又觉得一点也不觉得它多余。你可以针对整个文档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针对某段话,某几个字添加自己的评论。被添加评论的地方呈现高亮状态,当你打开这段评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居然也是一个独立的聊天窗,可以针对被评论的内容展开讨论,而所有的讨论都会记录到左侧的动态栏里面,一览无遗。
你还可以给某一位成员发私信,当然聊天内容不仅限于工作(坏笑
在工作当中,大部分时候文档只是一个中间产物,它需要不断地脑暴、创造,不断地讨论、修改。它是流动的,它需要互动。Quip 做的事情,就是把讨论互动的过程融入文档编辑当中。
用收件箱代替文件列表。刚开始使用 Quip 的时候,它给我的印象大概类似于文件夹,里面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小组的文件。时间长了我发现,果然和外面那些贱货不一样啊~ 它的主页不是排列整齐的文件,而是一个简化版的收件箱,包含了最新动态消息,我几乎都是通过收件箱进入最近正在使用的文档的。
不得不说,它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习惯,额···或者不能说改变,是人们被传统文件夹压抑了许久的习惯被唤醒了,Quip 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优先关注最近有变动的任务与内容。它的收件箱包括:
-
正在被修改的文件的通知
-
某个文件的某个最新批注
-
讨论区的最新动态
另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它要告诉你哪些内容,意思就是,我不想听的时候就不要和叨叨了。
通知.png实时保存。上大学那会儿,第一学期学校不让带电脑,经常跑去图书馆用那些老爷机倒腾东西。依然记得电脑突然死机、断电时的撕心裂肺;依然记得熬了几个通宵的策划案说没就没;依然记得每次跑到打印室才发现忘记带U盘···现在,我终于可以忘记该死的【 Ctrl+S 】 了,也不用随身带着U盘了。
那么问题来了,断网了咋办?在 Quip上,just continue!因为当网络恢复,你所有的工作又会被保存下来了。
链接一切。我们都知道 @ 在很多地方是提到某人的意思,但在 Quip 里面,@是一个快捷的插入和链接功能,可以利用 @来插入图片、文件、电子表格和表格,可以通知某人,可以链接到其他文档。
与 Office 365 和 Google docs 相比,Quip 的编辑功能也许没那么强大,只能进行简单的排版,也无法代替前者 。但它的目的不在于排版优美的纸质文件的输出,而是作为内部长文字和信息沟通协作的生产力工具,减少邮件和会议。
用13个人的力量创造出改变百万用户的产品?
能造出如此讲究高效和懂沟通的产品,它背后的团队必然也是一支追求效率的团队。果不其然,当 Quip 已经发布到8个平台的时候,它的团队只有13个人,只有13个人!咳咳,包括两位创始人 : )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Quip 的创始人之一 Bret Taylor ,曾是 Google Maps 的联合创建者,Facebook 的 CTO,并负责点赞按钮。而另一位创始人 Kevin Gibbs , 曾是 Google 工程和产品的负责人,并将 Google 的 App Engine 推向市场。
Quip 的官网这样介绍他们的老板——创建和领导创建了一些最具创新性和最成功科技产品的两个书呆子。
很棒的一句总结。
Quip 是一个极客文化和工作融合得最好的公司。在公司的运营和产品研发方面,他们不断地开发五花八门的工具,比如能够收集错误的仪表盘;能够去除 bug,检查软件状态的工具;能够自动化执行各种复杂和繁琐任务的脚本··· ···这大大地加快项目研发的速度。同时,他们给商业团队也开发了一系列的内部工具,凭借这工具,他们可以快速处理客户出现的任何问题。
这种专注于工具化的方式,大大地降低了他们运维的成本。持续不断地内部整合,让产品能够保持健康状态,按键式部署脚本能把每次发布简单化。Quip 的系统警报也不会经常响起,早期工程师 Edmond 曾经在 Quora 写下了他在 Quip 的经验,他在一年里只在半夜中被叫起来 2 到 3 次。所有在工具化的投入使得团队能够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而不是将时间花在维护旧的产品上。
工具能随着时间的递进不断给予你回报 。
Edmond 说道。
另外一方面,Quip 的成员们都尽量避免用电子邮件来交流技术问题,除了进行代码检视,以及发出一定级别的警报时才会用到。因为对于工程师来说,会议和邮件就是噩梦。
每个星期,工程师们只有一个小时的「计划内」开会时间:30 分钟内,全体成员到场,通报目前的项目进展,展示最新的一些 Demo,接下来的时间就分成了若干个小项目的内部会议,又或者是一对一的单独碰头。团队只在必要的时候做针对性的会议。
Quip 团队其它关于提升效率,以及最大程度地让公司透明化的实践和努力数不胜数,他们不仅自己开发各种生产力工具,在日常工作中也使用其他公司提供的云服务,比如 Slack 和 Dropbox 。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认为:只有本身对工具和效率有追求的,并且一直在践行的团队,才能创造出好的产品。另,Quip 已于2016年的8月份被云服务巨头 Salesforce 以7.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得益于大数据、内容与通讯手段的全新整合,Quip 在 Salesforce 的企业服务链条上也将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
参考:
Quip是怎么使用Quip的?——SDK.cn编译
Quip 比 Google Docs 更适合团队会议的文件协作平台——电脑玩物
13 个人的工程团队将 Quip 应用到 8 个平台上,怎么做到的?—— tech2ip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