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5周多了依然缺乏安全感。昨天周末一家人在家,午饭后我在书房录音,他在客厅呼唤我,考虑到音频还有几句话没录完,我当下就没回应他。
结果,大毛嚎啕大哭,跑向阳台焦急地跟爸爸要妈妈:“妈妈不见了,妈妈去哪里了。”
听到他的哭声,我连忙跑出来抱紧了他,我说,“妈妈在!妈妈一直在身边!妈妈如果出门会跟你讲的,不哭了。”
小家伙眼眶湿润地抱紧了我。这份拥抱的份量让我欢喜让我忧。
大毛安全感的缺失,有我一向严厉暴躁的缘由,当然也有三年两胎间隔太密,怎么努力怎么都使不上劲的“心理安抚”。
我是在大毛周岁的时候有了小圆圆,我学过一些心理学,知道安全感这回事,平日里也不忙,我用心地去引导大毛迎接妹妹的到来。2018年9月19日,妹妹提前10天到来身边,而立之年,人生“好”落笔完成,全家欢喜,小哥哥大毛也不例外。
相差一周八的兄妹,大毛总喜欢给妹妹推推车,拉拉小手,亲亲他的小屁股。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没有矛盾冲突的,唯一在母爱的争夺上。
5个月的时候婆婆就没有一起住了,彼时,我开始承担起母亲的重任,先生创业工作繁忙,我艰巨地接手了两个孩子24小时的吃喝拉撒睡。
2米宽的床是我五年来一个人的战场,每一天夜里,右手大毛,左手小圆。先生一直都很好,夜里在家见缝插针要帮我分担。然而,孩子不愿意让他陪睡。
二胎产后第一年,某些激素分泌不足,加上长期的睡眠不足,日夜操劳孩子,那是我最无助的时光。
夜里,无数次兄妹俩争着要妈妈陪睡,争着“妈妈过来一点点”,你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骂不下去就抽自己巴掌”的变态心理。兄妹在夜里,无数次争着要妈妈陪睡,哭着呼唤,“妈妈,你过来一点点”,你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自己竟然有了“骂不下去就抽自己巴掌”的变态心理。
可想而知,一家人都特别痛苦。
孩子看着失态的妈妈过来拉着我的裤子,“妈妈,抱抱!妈妈,抱抱!”
先生一把拥住了我。摸拍我的头,试图让我平静下来。这份沉默有心疼,也有无奈,更希望给我力量。
我告诉自己,“要想办法!要调整。”
好在我意志坚定,积极有行动。
“重要的不是你陪伴孩子多长时间,而在于你陪伴的状态。”
心理专家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文字从那时候开始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能说的,不能说的喜怒哀乐都付诸笔端,跳动的文字增添了枯燥沉闷的日子,情绪有了寄托,一身轻盈。
我也学着示弱,沟通,寻求婆家、亲人的帮衬。我一步一步地回归社会角色。从参加协会公益活动开始,到重新走到瑜伽教学,寻求自我的同时,我依然爱着孩子。
此刻,大毛从主卧呼唤我过去看书了。(他负责管理图书,妹妹负责餐桌礼仪)
我关掉电脑,暂停一天的工作,开始我们的睡前亲子时光。
睡觉前,由大毛分发书本,每人拿一本书安静阅读。
15分钟后闹钟想起来,就开始第二环节,爸爸上阵,一人一个给孩子做“捏脊揉肚子”按摩。
接着关掉灯,躺好盖好被子,先生退出去,由我陪孩子进行“我讲今天的故事”。一般俩孩子先讲,他们大多记流水账回忆今天的“大事件”。最后,我会重新以我的视角给他们回顾今天的活动,重在细节的补充,引导他们用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一切进行完毕,睡前大毛还是会挽着我的左胳膊,而小禾圆还是要抓着我的耳朵。
我接受他们的“不勇敢”“不独立”,就像我接受自己的“不够好”。
生命最初的几年放大到一生来看,何其短暂哪。辛苦拉扯的几年,孩子在成大,我何尝不在自我探索,修行精进呢?
王菲《心经》是睡前聆听的歌曲,我们听了两年,孩子喜欢,我也喜欢。有我的陪伴,小家伙五六分钟就可以睡着。微弱的灯光下,我蹑手蹑脚地“挣脱”孩子的“缠绕”,坐在床上,环看五年来的“战场”,我的眼里噙满泪花。
我的战场,我的爱!
【齐帆齐微课第281篇,字数1416,共累积446182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