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皮囊》

读《皮囊》

作者: 世觋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11:57 被阅读0次

        近半年来,也算读了几本不错的书,却一直未能静下心来,写一写自己那并不成熟的感悟。有时候想写的时候被一些其他事情打断,有时候静坐半天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写一些什么,没想到在周末加完班却突然决定,是该写一些了,要不然,又不知会拖延到几时,也许,会拖延到自己都忘了自己到底想的是什么吧。

        那么,就从《皮囊》开始吧。

        买这本书的原因已经不太记得了,大抵是为了在当当网上凑一波免减吧,随意挑选了几本当时评论上看来还不错的书。于是它就随同其他书如同陪嫁一般来到了我这,一放便是许久。当看完时间简史放起来的时候,发现了被冷落一旁的它,塑封都尚未打开,犹如入宫不得宠幸的妃子,连存在都是不经意才被记起。

        作为一个已经不太怎么能跟得上节奏的半宅,近来也是被“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着实洗刷了几遍耳目,自以为这句话也许出自于这本书,便抱着读读看的心理“宠幸”了它一回,虽然最终并没有看到这句话,不过并不奇怪,因为这并不是一本描写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的书,不过一开始,便注定了要读完,哪怕是流着泪。

        阿太是一个看的很开的人,文中说阿太是个很牛的人,是个冰冷无情的人,是个坚硬如石头的人。甚至在作者的外婆也就是阿太的女儿去世的时候的葬礼上,表现的是那么惊人,一声未哭,乜斜着眼,看着折腾哭闹的人们。阿太对自己的无情解释说“她很舍得”。她肯定是悲伤的,感受悲伤却不奢求悲伤停止,感受快乐却不希望快乐继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有些人能做到,但是碍于舆论还是要哭上几声,以堵众口,而放任不管如同看着苍生一般的人,我知道的,叫佛陀。然而阿太终究不是佛陀,在生活这个对手面前,她还是哭了,因为她被皮囊困住而抽身不得,去不了,也许就叫做求不得吧。

        阿太并不是能打动我的人,打动我的,是书中的父亲,那个现在看来一生坎坷的父亲。那个为了生活奋斗了一生的人,那个和命运做了殊死争斗却最终败下阵来的人,那个在暴雨中也想要和命运争一把却最终无济于事的人,他的吼叫被雷雨遮住,他不是在对亲人发怒,他只是恨自己,恨这个不讲人情的生活。那种一点点蔓延的绝望,哪怕想想都让人瑟瑟发抖。作者也是恨这个生活的,至少我认为那个时候是,恨他不讲信用,恨自己没能多做陪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种悲痛,疼的撕心裂肺一般,我读的泣不成声,是因为我也有个命苦而坚强的父亲,也有同样无法弥补创痛,那是一道永远不会痊愈的疤,虽小心躲藏,但每次触及,痛由心生。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不要做一张父母手中的照片,失去后再懂得,真的太晚。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书中的母亲,从无到有的建立并守护了这个家庭,其实我感觉她才是这个家的支柱。她像是一根卑微却坚强的柱子,漫天的风雨都在敲打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哪怕看上去已经千疮百孔,她就在那拿着毒药屹立不倒,读起来高大又渺小。她像是一个倔强又害羞的孩子,如同看上了糖果的孩童一样,抿着嘴也要建好那个将要拆掉的房子,还好,她有一个懂她并支持她的一家之主。她只是一个平凡又弱小的凡人,一次次走进神堂去祈求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的庇佑,成全她小小的愿望,会和神明撒娇,直到他们也认为她是对的。其实,对这个家庭而言,母亲就是世上最慈悲的神明。

        也许从小的生活环境类似吧,对书中很多生活描写都是很有画面感的,特别是母亲的神明朋友们,农村难免会有镇宅护院的土地和消灾解难的诸天神佛,每每到过年过节,烟雾缭绕,大人们带领孩子祈祷神明的护佑,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小时候对此充满敬畏,小心翼翼的跟随父母行礼,生怕礼数不到而怠慢了诸神。长大之后便却渐渐失去了儿时那种心情,有时也会祈祷,但心中感觉却实实在在的不同,也许小时候是觉得祈祷了的事情神明就一定能帮助自己实现,而现在,只是为了图个心安,又或者只是为了诉一下无人可诉的苦吧。

        这个年纪,漂在北京,时而被社会进步的浪潮激起一腔热血,时而被现实打的踉踉跄跄,不能说没有迷惘,就像迷路的大多数人一样,我们都成了失去家乡却又无法到达远方的人。失败和受伤时的低落和借口,都是我们还不够成熟的表现,如同我们会在亲人离去后抱怨神明没有多给你些时间来陪伴他们,来报答他们,可是说到底,是神明剥夺了我们的时间,还是我们自己将时间挥霍了呢?也许李大人说的是我们的内心,究竟想选择怎样的生活。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实在说不清到底是神明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背弃了神明。

        我一直视图想看清每个我身边经过的人的脸,和每次呼啸而过的风景,傻乎乎的以为每一个得以遇见的人都是上天派到自己跟前的人,而自己却连他们的面目都未曾得见,实在是浪费了老天的一番安排。但是现在才明白,也许上天就是为了给你一个背影,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其实不过是欲望加之于皮囊之上的锁链,将灵魂束缚在形形色色的皮囊之下,是任由皮囊驱使,还是掌控他,那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在皮囊的最后有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这么一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确实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书读起来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原因,他们拿着手术刀剖开你的内心,然后抓取出你隐藏的深到以至于自己都忘记的秘密,告诉你,其实这些东西早就在这里。如同弗兰肯斯坦创造的科学怪人一样,他不是什么新奇的产物,一直都在罢了。

相关文章

  • 蔡崇达,你的《皮囊》我很喜欢

    读了蔡崇达的《皮囊》,我想说,蔡崇达,你的《皮囊》我真心喜欢! —— 读《皮囊》...

  • 读《皮囊》

    不知道是自己思考的深度不够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皮囊》这本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惊喜。可能是前期的宣传挺多,身边很...

  • 读《皮囊》

    《皮囊》这本书,忘了第一次见到是在书店,还是当当或亚马逊的首页上,书名让人印象深刻,但作者的名字是陌生的,我...

  • 读《皮囊》

    刚看完这本书,不到五个小时。 心就像什么坠着,一直往下往下,直至难以呼吸。很早便被人推荐过这本书,《皮囊》这个名字...

  • 读 皮囊

    下午从同事那里借到这本书,皮囊。拿回来后一直看到睡前,整个内容给我一种想哭的冲动。也许我是从中读到了自己的影子。 ...

  • 读《皮囊》

    这本书又不是小说,又不像正规的自传,就是作者用很轻松幽默的语调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每个小章节都是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

  • 读《皮囊》

    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风景,是一个奇特的人。 昨天申时茶喝透了,晚上一口气读完了蔡崇达先生的《皮囊》一书。我不喜欢读书...

  • 读 皮囊

    《皮囊》这本书第一句打动到我,是蔡崇达老师在形容阿太的个性时,他写“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

  • 读《皮囊》

    1 我很喜欢阿太说的那句话,“肉体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有时我在想,当你怕累时,怕伤时,是否是过分在乎...

  • 读《皮囊》

    很早就看到《皮囊》的宣传了,也有朋友读后推荐。但心里总以为又是一本快餐书,迟迟不肯去读。这两天闲来无事,随手一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皮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kf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