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N师学院
思维碰撞 人无我有——统整课程如何在14组落地?

思维碰撞 人无我有——统整课程如何在14组落地?

作者: 云伴读袁欣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11:38 被阅读0次

“我是一棵树”组长的一句话引发了14组老师们的头脑风暴,没错!我们14组要在N师学院毕业的时候,设计开发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统整课程。有人肯定会说:“这个想法太疯狂!根本没时间!”组长朱娟老师的话激起了我们14组教师研发课程的兴趣与激情,她说:“既然花时间相聚,我们就让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一秒的坚持,就是下一秒的奇迹。我们在N师学院拥有的是最好的资源,我们相信只要肯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

坚定了研发统整课程的想法后,5月14日14小组迎来了第四次线上见面活动会——统整课程如何在14组落地?

朱娟老师——干了这锅清醒的鸡汤

这次线上活动是14小组老师思维的碰撞,为了让我们的“碰撞”激起千层浪,组长朱娟老师为我们奉上了“一锅清醒的鸡汤”。

朱娟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在为雷斌老师制作微视频时候的经历,从她的讲述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万事开头难”的深刻含义,虽然人生会给我们设下一个又一个绊脚石,但是只要肯坚持,那么“绊脚石”也会变成我们的“垫脚石”,帮助我们登上更高的山峰。在朱娟老师的坚持之下,她带的小团队越来越团结,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了吴校布置的任务,没有辜负吴校的信任。

朱娟老师告诉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首先要端正态度,抱着无功利的心态去开始,在过程中学会接纳别人的成长与暂时的不成长,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会时间管理,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做一件事情光有目标是不够的,一定要查找资料作为脚手架,我们放心大胆地去做,毕业之时就是我们化书为课之日。

袁欣老师——证据链条的学习模式

袁欣老师的发言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即”证据链条的学习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将“证据链”融入主题课程的教学中,基于证据链设计问题导思,可以让主题学习活动的启疑、猜想、验证、推理都有理有据,在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中促进知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实现知识的自然生长,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袁老师用在疫情期间阅读的国外教材为例,为我们深入的讲解了,证据链条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兴趣点教师提出主题——根据主题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子主题——教师根据子主题设计融合不同学科的学习活动(这就是线索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线索点串联起来证明子主题——最终利用综合任务,再将各个子主题进行整合回归主题,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同时她也明确表达了要开设一套统整课程我们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确立主题以及学习目标。

赵亚男老师——基于儿童哲学的德育教育

赵亚男老师从儿童哲学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儿童哲学的三个领域分别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她表示如果我们确立的主题是生命,就可以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以及精神生命这3个角度来设计教学,在她的班上是运用了绘本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赵老师还将绘本阅读的活动与主题班会进行融合,让孩子们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自我生命的可贵。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在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这样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的确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但是我们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可测的评价呢?”这个疑问也是我们14组在设计统整课程的过程中要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刘文霞老师——认识生命,唤醒生命

刘文霞老师对于生命知“疫”课程进行了原课再创造,她从为什么开展这门课程,到如何制定课程学习目标,以及后期的课程实施、实施途径、时间安排、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周全的计划,她所制作的课程框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听完刘老师讲述的课程框架后,我们深知未来对于我们14小组设计的统整课程来说,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刘老师在发言中提到的成果展示,这包括教师的成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还就是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复盘?不管怎样,迈向成功的过程就是我们寻找痛点的过程,唯有坚持才能从一个成功走向下一个成功。

罗祎老师——项目统整课程如何在高中化学落地

罗祎老师“消毒剂”一课切实结合了当下的疫情形势,“新冠疫情”刚刚缓解,“抗击疫情”的行动仍在继续,人们开始复工复产,但仍然需要做好清洁、通风,采取定时消毒,出门佩戴口罩等措施。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观察探究,从中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从学科态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看待世界,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

张延梅老师——一粒玉米的世界

张延梅老师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考虑课程主题的确立,从她的发言中我们看到,原来“一粒玉米的世界”有如此之大,在这粒玉米的世界中包含了历史、生物、地理、数学、语文等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这真的是太有趣了!又再一次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原来统整课程的主题不仅仅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还可以从微观的角度着手思考,我们想这样的选题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更加有趣。

王莉莉老师——思维导图在统整课程中的构想

王莉莉老师提到了大家都熟知的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导图融合到我们的课程活动中,思维导图作为学习与思考的一项工具,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胡楠楠老师——统整课程绝不是“拼盘课程”

胡楠楠老师最后为我们做了这次14组思维碰撞的梳理,她首先提出的就是:我们设计的统整课程绝对不能成为各个学科课程的大拼盘。所谓统整课程就应该是在一个主题下的各个学科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一个课程体系。课程中所涉及的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是为验证目标达成所设计的。她还说道:问题驱动的课程导向,所提出的问题都应该是能够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一个好的问题是可以引发学生考虑所处环境,所处条件等等一些因素,那么像这样的问题就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深度学习。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成果呢?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寻找各个学科的共性,将其串联,在探究过程中缺少不了的就是深度思考,一个有意义的学习成果应该是集合学生所有的深度思考在其中,是一个具体的,真实的、有价值的社会性作品。这也是胡老师为我着重总结道的。

14组的第四次线上见面活动,“统整课程”掀起了头脑风暴,思维深度碰撞,火花四射,让我们一起创造挑战,勇敢去做吧!

相关文章

  • 思维碰撞 人无我有——统整课程如何在14组落地?

    “我是一棵树”组长的一句话引发了14组老师们的头脑风暴,没错!我们14组要在N师学院毕业的时候,设计开发出一个相对...

  • 5.12日课:课程统整

    刘登辉的文章,詹姆斯.比恩课程统整思想研究,我有兴趣的是课程统整思潮经历的成型、回落、异化三个发展阶段,让我们重新...

  • 【感恩&再成长】统整的魅力,学习的乐园|我的青椒助教之旅

    一、好奇之心打开统整大门 2018年4月7日,春春老师把统整这门神奇的课程介绍给我,在他的详细介绍下,身为统整助教...

  • “字成万象”的前世今生

    课程设计师:周其星 思考:分科之外,为何还要做课程统整? “万物启蒙”,实质、内在联系、起源… 统整:各科从自己的...

  • 《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原价49.99,限时5折」Steam、创客、思维导图、全脑开发……...

  • 15.办公室正念(4)

    早上翻阅金树人书籍时,读到霍兰德部分,提到了个人的统整性和环境的统整性,有了些许的思考。 个人统整性统整的是什么?...

  • 统整系列课程第一天

    来魔都参加了岳晓东心理咨询技术统整系列课程,之所以选择这个课程,是因为“统整”吸引我。深知学习每一门技术的不容易,...

  • 5.14日课:四位一体的统整

    我们一起来仔细学习比恩“四位一体”的课程统整观。这是前天日课的补充。 经验的统整。比恩的经验统整可看做是一个政治命...

  • 2018-04-03

    学科统整不仅仅是一种课程的设计方式,也是给知识论与课程观的差异。这种课程形态属于本质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在这里,教师...

  • 与未来共进的课程

    统整,就是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统整课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一个热点,它的核心是让学习与生活联结,在开放的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碰撞 人无我有——统整课程如何在14组落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lb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