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贲友林工作室看到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鱼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让好朋友青蛙到岸上去看看。青蛙回来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其中牛身上长了四条腿,头上还有两个角,身上一片黑一片白的,它还吃草。就这样,在鱼的脑海中构画出了一幅牛的形象——“鱼牛”。
![](https://img.haomeiwen.com/i6977667/77efc1bcccde4e81.jpg)
大海里的鱼天天接触到的都是鱼群,没有见到过牛,它们就是把牛的特征强加在自己已有观念中的鱼的身上,最后形成了图片中的“鱼牛”。故事中的青蛙就像老师,鱼就好比学生,有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感觉自己已经讲的很清楚、很到位了,为什么学生还是经常出错。这个故事令我们恍然大悟,我们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以为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但因为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导致学生接收的信息并不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
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很重要,在教育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前几天在安阳师范学院参加国培时,一个老师在讲课时,让我们做的一个小游戏。两个人一组,一个人为描述者,一个人为绘画者,描述者看着屏幕描述图片的内容,绘画者背对屏幕根据听到的信息把图形复原出来。
我当时作为描述者,总感觉自己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最后搭档画出来的图形与屏幕上所给的图形相差甚远。比如左右类似于手臂的长方形,从没想过为什么同伴画出来的是斜斜的。看到图形才发现自己以为当时描述的语言已经很清楚了,但还是不够准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