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百姓家的政治小说

老百姓家的政治小说

作者: pipi1999 | 来源:发表于2023-06-09 08:42 被阅读0次

这是网络高人对博尔赫斯的小说的阐述:

他的小说讨论的更多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他的很多小说中看到这种表达方式——先对事物作一个概述;接着,对中心题材进行一番分析;最后,对主题提出自相矛盾的几种说法。

他的短篇小说,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尤以表现个人风格见长,而不以情节的完美取胜。作为玄学家,他喜欢创造能更好地参与现实的那种世界。那都是些介于梦境和清醒之间的严峻而冰冷的作品。

他的作品里没有人类“社会”的脉搏,没有爱情,也没有集体的狂热;确切地说,有的只是人的思维,(以及对不朽的奢望和对自己所处时空的渴求,还有那些痛苦、孤独和作为人的疑惑)

写作风格上,博尔赫斯喜欢用叙述取代描写。

(想模仿博尔赫斯小说风格的习作,基本没成功,抽象不出东西来,玩吧)

七十年代,鲁波,外号叫跛子的小孩六岁时,常被一个叫小胖的欺负。小胖大他一岁,他俩都在街道幼儿园。那时的幼儿园主要把小孩归拢在一起看着,没有诸多的教育课程,小孩都是自己玩儿。鲁波并不瘸,他走道的姿势像瘸子。小胖拿一根小棍敲他头,当成鼓敲。鲁波怕小胖,他有两个哥哥。小胖爸是那个年代城市最大的官,市“革委会主任”。

鲁波家是“坏分子”,要说家族渊源,鲁波祖爷爷先是清朝官儿,又是北洋市议会的副议长,爷爷是商会会长,他爸也差不多。四九年鲁波家被划为“坏分子”。按说跛子鲁波进不了幼儿园,他妈厉害,有种稀缺的血型,街道孙主任的爹和鲁波妈一个血型,输血时全指望鲁波妈了。鲁波脑袋被当成鼓敲,孙主任出面找了小胖爸匡嘉诚,官儿都有时代的烙印,当时的官和后来的官不一样,匡嘉诚闻之把小胖臭揍了一顿。小胖不服,说跛子鲁波是“坏分子”的狗崽子。匡嘉诚又给了他一个耳刮子,坏分子是意识形态的定性的,不是叫你随便打的。这话没几个人能听懂。

小孩怕父母,小胖就不打了,带着跛子玩,鲁波很高兴,鞍前马后都听鲁波的。小胖说什么,鲁波就信什么。小胖要说太阳没有月亮圆,鲁波会在地上画上圆圆的太阳和不怎么圆的月亮来证明。等鲁波上小学时发生了两件事儿,一个是鲁波得了大脑炎,鲁波的头皮被小胖当成鼓敲了后损伤了大脑皮层,现在发炎了。

再有一件事儿也发生了,小胖爸被撤职羁押反省,罪名很复杂。街道孙主任的老婆胡婶给鲁波治病送去了五十块钱(相当于眼下的几万块),顺便叫鲁波家去派出所控告小胖家。

鲁波的父母没这么做,不喜欢落井下石。得了大脑炎后,鲁波越来越傻。小孩都喜欢逗他玩儿。鲁波有个小两岁的妹妹鲁梅,她一长大就厉害了,抓住逗哥哥鲁波的小孩直接打耳光,“啪啪”,暴政叫小孩再不敢惹鲁波了。

那年代车少,街上的红绿灯没几个,斑马线还没被借鉴。院门口的马路沿是小孩们的乐园,像落在树枝上的候鸟,他们就在大街上玩儿。鲁波坐在马路边上时,鲁梅经常和他坐在一块儿。小胖怕鲁梅,一看见她就躲。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小胖家的势力不行了,他爸坐牢后,他家搬出了原先资本家的小楼,挤在处破房子里。传说小胖妈没了工作,她奶奶出来捡破烂了。垃圾专用车那时还没有,垃圾每天倒在马路中央,堆一马路,黄昏时环卫工开着仿造苏联嘎斯车的大解放牌卡车把垃圾装上车拉到后海垃圾场倒掉。

鲁梅也捡破烂,她是不叫小胖奶奶捡到。鲁梅爱憎分明,她小不点儿时鲁波待她很好,在家看护她,带她玩儿,她都记着,现在反过来了。那个年代大人们的事儿很多,各种学习,各种批斗会。小孩在大人的忙碌中自己悄悄长大了。

十九岁时鲁梅成了那一带街上最漂亮的女孩,大院放露天电影,鲁梅带哥哥鲁波去看电影。街上的男孩都暗恋鲁梅,和她说话,喜欢站在她边上。鲁梅在食品店做店员,男孩们都跑去买东西。小胖的小哥匡家茂也喜欢鲁梅,和一般的小孩不一样,他早先是街上的孩子头,属于“小炮哥”一类,带着他麾下的小孩约架,在海垃圾场列阵大战,充满远古遗风。“小炮哥”叫鲁梅做她女朋友。鲁梅恶狠狠直接说谁打死小胖她就和谁好。

匡家在鲁波的事情上始终没能态度鲜明,鲁波傻了关不关他们的事儿,谁也不好说。他们给了鲁家钱了,要说关他们家的事儿,鲁家也没怎么着他们。小胖没上学老匡就进去做牢了,被判刑十年,眼见出来了,采石场塌方把老匡砸死了。小胖“应激”了,自这会儿起不说话了,得了个外号“活哑巴”。匡家茂表示他是很认真地想和她好,一起照顾鲁波弟弟。鲁梅不搭理他。爱情很折磨人,有人给小炮匡家茂出了个主意,把小胖藏起来,看不见小胖,鲁梅或许会和匡哥好。匡家茂不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他们没想到他们说这话时鲁波凑巧听见了,鲁波把小胖听成是说他自己,琢磨自己样子太傻了,姐姐一定是烦他了,就失踪了。鲁家报了警,找了半个月没找到鲁波。匡家茂把早先的小兄弟都发动了。给匡家茂出主意藏小胖的侯坚是个机灵鬼,就冒出个念头:会不会叫鲁梅家把她弟弟送走了?很多傻小孩最终都找不着了。匡家茂坚决不信。盯了鲁梅一星期,侯坚没发现她有什么异常之处。过了一年,没有鲁波的消息后,鲁波就变成一个传说了。遭受打击最大的是鲁波妈,她没事儿就到派出所去问小胖。鲁波的大哥死在越南了。匡家茂找鲁梅了,问她鲁波到底在哪儿,结果她反到有他。任何人这种时候都会感到伤感。匡家茂沉默了会儿离开了。鲁梅看着他在太阳下的街道上消失了,有点儿伤感。这里有个微妙的因素起了影响,鲁梅恨小胖和匡家人,对匡家茂骨子里又有点儿喜欢了。在整个少女时代,匡家茂都是街上女孩喜欢的偶像。他个高、身材修长,一双眼神特别明澈的眼睛,好像只喜欢鲁梅一个女孩。

有户姓乔的人家的小孩在这件事儿最后起了作用。乔家爸爸和匡家茂是两派的,大儿子、小女儿、乔家爸爸皆殒命了。小儿子和母亲活了下来。有些斗争不是私仇,却导致了私仇的结果。乔家母亲郁郁寡欢,五十岁不到也去世了。小乔孩孤单一人,靠捡拾破烂为生。像猫有自己的地界,他就在火车站转悠,混进候车室过夜。鲁波买火车票那天他看见了。鲁波想离开家,不知道去哪儿好,乔小孩知道的多,愿意和鲁波一块儿去一个地方,满洲黑河谷。常有旅客到那边去,传说河谷一带发现了金子,不少人去河谷淘金。乔小孩跟跛子鲁波小时候就好,鲁波傻了后乔小孩还和他玩儿。他们可能说了淘金子的事儿,鲁波是否听懂了,也或许去哪儿都行,总之他俩在一天下午一起上火车走了。

这事儿没人知晓,乔小孩没有人报案他失踪。鲁梅在寻找弟弟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个说法,鲁家人越来越怀疑鲁波失踪可能和匡家有关系,说这话是街坊酒鬼“锅腰子”,他什么都敢说,他多少有点儿喜欢鲁梅这个漂亮丫头,到未必有什么恶意,说他愿意给鲁梅作证把鲁波领走了。鲁梅立刻想匡家茂是害弟弟的凶手,在那次谈话后,匡家茂对她敬而远之了。对鲁梅的指控匡家茂叫他找警察去。鲁梅当即就去了,一点没犹豫。她的理由在警察那儿不算什么理由。调查没有结果,“锅腰子”是酒后幻象。事情却导致了一个结果的发生,鲁梅和匡家茂的母亲在街上相遇后打起来了,战斗很激烈,是否动了手,各种说法都有。胡太太昏厥之后被送到医院去了,确诊为脑溢血。这叫做儿女的热血沸腾,匡家茂找鲁梅去讨要说法。母亲不是别的什么人。鲁梅有点儿害怕,她从没见过匡家茂如此激越的表情,像要杀人。打起来鲁梅知道不是匡家茂的对手,一边坚决否认匡家茂母亲摔倒和她有关系,一边儿匆匆离开。匡家茂追上去踹了鲁梅一脚,后果超越了想象。路边有个消防栓,鲁梅脑袋磕到上头,没到医院人就死了。“锅腰子”跺脚高喊:“杀人了,杀人了!”

匡家茂吓傻了,掉头跑了。几天后匡家茂的通缉令贴了满大街,悬赏一千。他母亲脑出血量不大,出院后精神有点儿不好了,冷丁会问邻居,看见匡家茂没有,说叫他回家过生日。一年后一个遛狗的男子在北山的一个秘密的山洞外发现了一具尸体,警方查明了尸源,是被通缉近一年的匡家茂。山洞里头有被子、褥子,液化气灶和钢瓶,粮食什么的都有。匡家茂应该一直躲藏在此。他是被杀的,脊背上被锋利的利器捅了进去,从伤口形状看应该是匕首,一共两刀。

又过了段时间,鲁波和乔小孩露面了,警察找他们时他们说坐火车出去玩儿了,后来去了满洲里,在黑河谷跟人家淘金。警察看了鲁波很久,判断不出现在他是不是还缺心眼。鲁波给父母、哥哥、姐姐修了墓地。过了春节跟乔小孩去南方了。传说他们真淘到了金子。在淘金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水银的关系,鲁波的大脑恢复的更好用了。

离开家之前他们把两把锋利的匕首包裹了,扔进了流水湍急的河里。

(完)

相关文章

  • 国王的人马

    我并不太看政治题材的小说,不过这一本尽可以不当做政治小说来看。“我”——很有commitment issue、热爱...

  • 2018年十一月书单

    1.《国王的人马》 我并不太看政治题材的小说,不过这一本尽可以不当做政治小说来看。“我”——很有commitmen...

  • 《红与黑》阅读评论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小说,它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被称为“政治小说”。文章通过于连个人...

  • 肖申克的救赎

    虽说现在评论小说的意义,总是先在政治意义上大谈阔论,但我不想谈政治,我只喜欢谈小说里的这个人。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是...

  • 我想写小说

    我想写小说无关风月无关历史无关政治就是想写小说只关乎你我

  • 我想写小说

    我想写小说无关风月无关历史无关政治就是想写小说只关乎你我

  • 白茶超级实用收藏贴

    随着白茶的越来越普及,这几年,白茶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新、老白茶之间,更多的人选择了老白茶。 业内有一...

  • 重温1984

    ——浅谈《1984》的预言时代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

  • 【人物 】| 老韩头

    文章《老韩头》是爷爷年轻时候,为了纪念一位革命战友写下的小小说。当年刊登在兰州军区的政治部文艺报上,后来被敦煌文艺...

  • 读《一九八四》有感

    小说《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 奥威尔的政治讽喻小说。据说他是在1948年创作的这部小说,并且认为这样的极权世界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百姓家的政治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mn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