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
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
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
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
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
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这是著名的阿伦森效应,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这个心理效应很有意思,但人们应用这个心理效应的时候只把目光投到了外部奖励的上面,而忽略了更为本质的东西。
为什么奖励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导致行为的改变?
根本原因是内驱力的增加或者减少。
奖励只不过是一个外部手段,关键是自身内部动力的强弱。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找到本质原因,用奖励去驱动人的行为不是很有效吗?
学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意思是:知道事物的本质原理,是可以探索出解决方法的,知道解决方法却不知道本质原理,也就止于这个方了。
光靠外部奖励的行为是无法长久的,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本质。
那怎么办?
我们找到了这个心理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改变内驱力,那么,我们直接通过自我意识改变内驱力不就行了?
举个例子:
你想养成每日跑步的习惯,可是你根本就跑步下来,跑几分钟你就觉得自己肺部很难受,腿很重迈不开步,你心理盘算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跑,觉得这件事太难了,根本无法完成,你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怎么办?
有的人会给自己定个目标:如果完成了跑不任务就奖励自己一块蛋糕或者其他东西。
这个外部奖励的方法是不错,但是我有更好、成本更低的方法。
通过意识转化,把枯燥的事转化成“游戏”心态。
你可以向前看看,找一个目标,比如远处一个路标或者建筑,你告诉自己,你跑到那里就算自己厉害,当你跑到了设定的目标,你再继续设定新目标,依然告诉自己:跑到那里就算自己厉害。如此反复。
你不断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你并不会停下来,因为你的内驱力被带动起来了,你会不断地证明自己厉害,你会越来越自信。这样,你就把一件原本枯燥的事情变成了轻松的“游戏”。
这个心态的转化就像是在告诉自己: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只是通过做这件事获取“游戏”的乐趣,这件事只不过是顺便做了而已。
当然,转化成“游戏”这种玩的心态只是其中一种思维转换,思想更为深刻的人会为了通过一些事情来锻炼自己,做完事不是目的,目的是锻炼提升自己,做这件事只不过是对自己的一个测试而已。
举个例子:
领导给你安排了很多工作,你看完后心生抵触,觉得干这么多活太累了。
但是如果你通过意识转化,把完成工作当做锻炼自己能力的话,心态就不一样了。
你会把这些任务分门别类,你在做事之前会有个心理预期,我通过完成这些工作能够学到多少东西、掌握多少信息,自己能够成长多少。
那么,这就是一种由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动动力的方法。
这就与大部分人不一样了,因为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做这些工作只是为了给领导完成任务,自己是被动的在工作,而内驱力主动的行动。
所以,缺乏这种意识转化的人,其行事的动机通常由外部事物牵引,少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余地,容易陷入“为做而做”的境地。但能意识转化的的人,会适时的察觉自己行事的动机是否停留在与目标任务无关的外部事物上,发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及时想办法将其转化到内部驱动力上,以拥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能力。
当你学会这种意识转化,久而久之,你会成为对内部动机敏感的人,你不会为外界的评价或者奖励而刻意表现,只会为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努力进取,你会变得与众不同、充满魅力。
其实,这个方法只不过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一个简单应用。
《道德经》说:
一体分二相,二相为阴阳。
一件事物既存在好的一面、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好的一面、不利的一面。
你注重哪个方面,并进行引导自己,不断努力去做,那就是你的人生。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