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契机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算是冥冥中的缘分。这次读较之上次又生出不一样的感触,引出进一步的思考,书之所谓历久弥新、常读常新,诚然如是。
笔记主要包括3个部分:书的逻辑梗概、作者的核心观点以及笔记摘抄。
【1、书的逻辑梗概】
书中有一张贯穿始末的逻辑图,但因过于简洁,如果只读图不看内容不容易懂,因此我画了一张稍微复杂但更容易理解的逻辑梳理图,如下所示。
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整理思路,上面的逻辑会更加清晰。首先,作者抛出问题。现当代生活、工作节奏快,如何提升效率是一个大问题。这里的提升效率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解决工作、生活、家庭等种种问题的能力、速度、质量。接着分析问题,一般主流成功学认为提升效能重在提升个人魅力,需要研究玩弄人心的技巧,但作者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不具备解决问题的可持续性、长久性。所以,应该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的提升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践行文中所述七个习惯,包括:
积极主动:由于存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所以自我意识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有改变自我主张的自主性,那么就应该集中精力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做好能直接控制的事情,对于无法控制的事情调整好心态接受。
以始为终:方向很重要,做事之前要做好计划。那么如何确定方向:需要遵循每个人内心固定的处事原则,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为指导制定原则。这部分写的十分不落地,大而全的理论每个人都能谈出几分,但是真正落实到具体每一天要面临的决策行为中,仍旧难以实施,譬如文中提到要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一个人的原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为指导实在难以把握,如何科学的决策是三言两语讲不清的,值得有更深入的思考。
要事第一:做好时间安排,做好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这种习惯毋庸置疑是好习惯,但是里面的时间管理方法依我的实践反馈,并不十分切实可行(并非完全的结论,因人而异),因为事务往往不容易区分紧急与重要程度,推荐李笑来《做时间的朋友》这本书,里面提到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一试。
双赢思维:具备诚信、成熟、知足的双赢品质,形成包含预期结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奖惩制度的双赢协议,有一定解决问题的双赢过程。
知己知彼:学会聆听,不是通过沟通操控对方,不是用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去打击对方,而是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综合统效:集成各个不同意见,不以对立的方式打击合作对手,而是选择满足各方的解决思路,以期达到1+1大于2的结果。
不断更新:从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方面不断学习、坚持、实践、反馈,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
【2、核心观点】
文中列出的每个习惯都是具备强大正能量的良好习惯,而建立这些习惯遵循的几个核心观点同样引人注目。
第一,“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种距离。”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意志?这是一个比较深奥的哲学问题,哲学界的探讨莫衷一是,但是文中作者通过这句话传达给我们的观点显示是肯定的,我们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懊恼、丧气、灰心,试着转化思维,选择不一样的回应方式。问题也可以是机遇,解决问题也可以成为不断成长的契机。我在研究生阶段有一段漫长的忙碌期,课题、学生工作、课业像是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每天通宵达旦仍旧觉得时间不够用。虽然最后任务都完成了,结果也不算差,但是那段时间严重的抵触情绪带来的糟糕体验真是不堪回首。如今时过境迁,再谈起彼时过往,惊异于它给我带来的转变,彼时不断碰壁、不断探索的磨炼真的带给我很多成长。如果当时的自己选择以“问题即是机遇”的态度面对,想必会有更多收获,也会更加愉悦。
第二,“积极主动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七个习惯之首是“积极主动”,可见其基础性与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要改变的内生动力,不管告知以何种方法都难以有满意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改变自身的欲望,能够采取的手段方法也不仅仅上述七种。改变自己的过程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是一味的照抄照搬。拿“要事第一”这个习惯举例,我曾经多次在实践中尝试,但往往结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我总是很难很快进入做重要事情的状态。后来经过不断反省,我想起初、高中时写科目众多的作业,难的科目总被我留在后面,因为这样能够更加心无旁骛的应对难题。高考的时候也同样如此,理综考试我先把自己拿手的生物和化学做完,然后再全力以赴对付物理,结果是成绩还不差。所以我的习惯是做一件事情,先借由简单的部分进入状态,进而保证在难的部分达到一种集中身心的专注。所以 “要事第一”对我来说反而是不够高效的。在这里举这个例子不是反驳作者的观点,是说方法因人而异,是可以变通的,不能变的是从始至终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
第三,“应该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的提升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不禁会心一笑,这跟我们几千年前的孔子提出的观点殊途同归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是第一位。好的品德,譬如诚信、守时、真诚、公正并不带来直接的收益,甚至有时候会有点吃亏。但是如果将个人形象等同于商品的口碑来看,好的个人形象带来的可持续性的收益是典型的报酬递增,所以这是实现上述种种的根基。但是“欲速则不达”,良好的品德带来的效益是漫长的,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并不容易。
最后,仍旧打一剂鸡血,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纵然千难万险、百转千回,愿你与我在这漫漫人生长途中能一直保有迎难而上的勇气,用聪明智慧战胜困难,最终遇到最好的自己。
【3、笔记摘抄】
1、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
2、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
3、现在我常见到一类浑浑噩噩的人,没有自知之明,却也毫不在乎。唯一认识的人,是别人眼里的自己。
4、在关系紧张、气氛僵硬的时候,教导会被视为是价值判断与否定。但私下相处融洽时,循循善诱,效果更佳。
5、每个人的思维定式都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定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归根到底,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6、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7、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畅所欲为;心智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抽象思考、创造、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8、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小罗斯福总统夫人)
9、我经常劝导有意更上一层楼的人,加倍积极进取,不妨做爱好和能力的测验,研究适合从事的行业。甚至设法打听试图加人的机构正面临何种难题,然后以有效的表达方式,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叫做“顾问式营销”,是事业成功的主要诀窍之一。
10、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
11、在我家,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责任,让别人替他设法收拾残局。即使孩子年纪还小,我照样要求他们:“自己想办法。”(人都是逼出来的啊)
12、许诺与立志可以使我们掌握人生。有勇气许下诺言,即使是小事一桩,也能激发自尊。因为这表示我们有自制力,并有足够的勇气与实力来承担更多的责任。经由不断许诺与实践诺言,终有一天荣誉感会凌驾情绪性反应之上。所以,对自己信守诺言的力量,正是圆满人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
13、以身作则,不要只顾批评;解决问题,不要制造问题。
14、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选择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习惯二:以始为终——自我领导的原则
15、以始为终,是指可以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间接触及影响圈的核心部分。从此时此刻起,一举一动,一切价值标准,都必须以人生的最终愿景为依归;也就是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来决定一切。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把人生使命谨记在心,每一天要朝此迈进,不敢有丝毫违背。
16、管理的层次低于领导,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是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则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私以为,这样区分的管理与领导是狭义上的,管理偏向于执行,而领导偏向于决策)
17、至于个人的生活,可能就更缺乏主导了。终日汲汲营营,却像无头苍蝇般漫无目标。
18、许多组织——包括家庭,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成员并不认同集体的大目标,反而常有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况。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19、有哪件事,你经常做的话对你的人生产生重大的正面影响,可是你却迟迟没有去做。(有没有觉得振聋发聩!)
20、愈是持久的关系,愈需要不断的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
21、事实却证明,问题反而是促进和谐的契机。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及领导的原则
22、一个真正的绩效协议应是方法、品德和互信关系的产物。而订立协议的目的也正在于此。
23、在《谈判要诀》中提到,以原则为中心比坚持离场更能致胜。
24、有人说,爱人之前,必须先爱自己。此言果然不虚,但是我更强调人贵自知。了解自我才懂得分寸,也才能真正爱护自己。
25、正确的做法是一开始就提出明确的期望,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了解。
习惯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26、古希腊人认为,人生以品格第一,情感居次,理性第三。
27、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作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作出回应,操控对方。
28、你要一直关注他们的行为,并表示理解。你应该睿智、敏感而又头脑清楚,并能抛开个人经历。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29、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30、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31、只可惜,一般人讨论问题,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在打击批评、玩弄手段、文过饰非或是曲解他人。(深有同感,大多数讨论都是互相攻击的开端)
32、即使在最不利的环境中,依然课进行内心的整合。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诋毁,应该化解负面的阻力,发掘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僵持不下的局面中,寻找第三种可能性。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33、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注意,是磨炼自己,不仅仅是投资自己,是投资磨炼自己)
34、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可靠的。
35、爱默生的一段话:“只要我们坚持干,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这并非因为任务的性质变了,而是因为我们办事的能力增强了”
36、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种距离。
37、我认为向子女和他人赠予“翅膀”意味着赠予他们自由,让他们摆脱上一代传承下来的消极的行为模式,意味着他们成为“转型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