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三上学期,很多老师都告诉我们“如果要考研,就要开始做准备了。”我们学部是全校考研比率最高的,每年大概有一半的本科毕业生都通过考研或者保研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们这届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只是空谈而不肯付出行动,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每年总有那么一二十个同学既没找到工作又没能上研究生而是选择回家二战甚至三战。
今天,好朋友问我的意向,我也没有隐瞒“这学期稳住应该能保研,但是不知道保研的学校怎么样,毕竟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参加科研立项。”朋友接着说“那你这保研是背出来的吗?”
我竟一时有些语塞。
的确,大学的上课和考核方式与高中相比有极大不同,不少老师在考前也会为我们划定考试范围。但是,这等于好成绩都是背出来的吗?
我想不是,如果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考出很好的成绩,那研究生的选拔体制自然早就出现了问题。成绩好的背后,记忆力自然占了很大原因。可是,同样的老师,同样划重点,为什么成绩还有高下之分?
一方面,在于记忆的准确性,可要在短时间内对繁杂的内容进行背诵就需要自己进行归纳、整理,自己对于重点的再判断,最后才是精准的记忆。在这其中,能踏实地坐下来,沉下心去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太多诱惑条件的今天。
此外,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才能让人更加专注、更能事半功倍。除了这些,上课认真做笔记、思考老师留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虽然大学和高中的评价方式具有极大的不同,但想要获得好成绩的秘诀是相通的,细心、认真、努力,每一个都必不可少。也正是因此,每年才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不经过研究生考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不过,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科研素养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
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