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诫子书》有感

听《诫子书》有感

作者: 董雅凤 | 来源:发表于2019-11-19 19:22 被阅读0次

      又是一年招聘季,学校领导从华东师大招聘了一批免费师范生,因为课多,我只听了其中一节,《诫子书》。

      是一位皮肤白皙,体型微胖的女大学生。她穿着一件雾霾蓝大衣,里面套着黑色毛衣,齐耳的短发黑得亮眼,满脸胶原蛋白透出的青春气息令人羡慕。

      她首先用后人的诗句引出诸葛亮,继而亮出诸葛亮的两个标签——智者和慈父。导入后,她用五个环节完成了整篇文章的教学。首先是解题,抓住关键字“诫”和“书”,带着学生齐读课题。接下来是领略节奏美,通过自由诵读、学生范读,老师出示重要读音后教师范读,出示节奏划分后全班齐读。通过这四种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

      第三步,释义全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由翻译文章。老师在ppt上逐句出示原文和对应的翻译,让学生边读边记。

      第四步,问题探究。四个问题分别是: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本文是从哪几方面阐述又是如何展开的?通过《薛谭学讴》的故事结合文章说说诸葛亮认为成学的条件是什么?“俭以养德”与“静”是什么关系?这四个问题可以说是层层深入在分析文本,唯一可惜的是老师调动学生的能力有待提升,回答问题的仅仅是几名重复的学生,而老师也没有关注到所有学生,经常自顾自地就把答案说出来了。

      第五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静”的力量,“节俭”的力量,“计划”的力量和“增值”的力量。很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最后这几个有关“力量”的问题并没有展开深入探究,我也不明白她的用意和这些词语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纵观全课,作为一名名牌大学毕业生,这位老师的语文素养基本具备,但是名校的能力没有展示出来,或许也就是第五步思考讨论的展开内容,但前文的内容太多以至于草草结束。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升,她的温柔和可亲只作用于小部分学生,大部分孩子在课堂是出神状态,可惜老师没有提醒。不知是老师要走完自己的流程还是习惯使然,很多重要的培养孩子思维的问题,她都在让孩子讨论思考的下一秒就毫不犹豫的把答案说出来了。

      我觉得这位老师更适合高中或者企业文职工作,毕竟这种温柔会在初中琐碎的管班和细碎的语文知识里灰飞烟灭。可我,还是希望她能保持住。

相关文章

  • 听《诫子书》有感

    又是一年招聘季,学校领导从华东师大招聘了一批免费师范生,因为课多,我只听了其中一节,《诫子书》。 是一...

  • 【教育随笔】一字启篇悟华章

    ——听师大梅溪湖周慧芳老师一等奖课例《诫子书》有感 趁周末闲暇,打开群文件中周老师的课例《诫子书》,决定好好...

  • 2020-03-13

    学《诫子书》有感 以下为《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 读《诫子书》有感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

  • 读《诫子书》有感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谈到了成才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其中,立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学习是成才的过...

  • 《诫子书》备课有感

    今晚《诫子书》备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读之心惊。 这分明是说与今...

  • 读《诫子书》有感

    《诫子书》 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2017-10-19

    诫子书

  • 《诫子书》听评课

    今天我们语文组开展同课异构的听评课活动,我们组讲的是诸葛亮的名篇《诫子书》。 听完课之后,我们集中开展...

  • 读巜诫子书》有感

    作者/王金威 小升初 巜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生于1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诫子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xw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