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七·八六】
商宝意先生咏《菜花》云:“小朵最宜村妇鬓,细香时簇牧童衣。”其同乡刘鸣玉翻其意云:“半亩只邀名士赏,一生不上美人头。”鸣玉与童二树、陈芝图,号“越中三子”。
商宝意,即商盘(1701—1767),字苍雨,号宝意,清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读书于土城山之质园,旧传为勾践教西施歌舞处。雍正八年(1730)中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以知县用,奉旨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八旗馆、国史馆纂修。后以养亲乞外补,历任广西新宁州牧、镇江郡丞、南昌令、梧州知府、云南府知府等职。乾隆三十二年(1767),进军缅甸负责督运粮草,感触瘴疠,旬日而卒。自幼工诗,才名与厉鹗并称,佳句颇多。精音律,谈吐幽默,所至名士均为之倾倒,为绍兴“西园吟社”成员。所作甚丰,后经删汰,尚存三千首,为《质园诗集》。又选八邑诗人之作为《越风》诗集,计30卷。
刘鸣玉(生卒年不详),字枫山,一作封山,号凤冈。诸生。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与童钰、陈芝图号越中三子。工诗善画,兼能篆刻。乾隆十七年(1752),学使欲拔充贡士,为知府所阻。贫病而死,年仅四十三岁。有《梅芝馆诗集》。
童二树,即童钰(1721—1782),字璞岩,一字树,又字二如、二树,别号借庵、二树山人、树道人、梅道人、梅痴、越树、栎树、树树居士、太平词客、白马山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诗,擅画梅,兼工草隶,爱蓄古铜印章,精篆刻。尝与修《豫省志》、《扬州志》,著有《二树山人集》《香雪斋馀稿》。袁枚神交好友,未曾谋面。
陈芝图(?—1774),又名陈德乾,原名法乾,字昆谷,号月泉,浙江诸暨枫桥陈家村人,陈洪绶族孙。清朝乾隆年间贡生,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博学多才,善书画。于敏中视学浙江时,以陈芝图与刘鸣玉、陶元藻为“浙东三才子。”与刘鸣玉、童钰号“越中三子”。少游闽、粤,泛吴、楚,北抵中原,足迹半天下,益得山水之助,诗稿常满行囊。更精书法,工山水人物,品格清雅。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疾卒于建宁书院,著有《秋晖楼集》、《丹棘园诗》等。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