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为什么越是亲生的孩子,越不能好好讲话呢?

为什么越是亲生的孩子,越不能好好讲话呢?

作者: 紫凌_180405 | 来源:发表于2020-01-14 22:55 被阅读0次

    早晨7:30,出门的闹钟已经响了第3遍了,妈妈正着急忙慌地给上幼儿园的宝贝闹闹取外套。

    “穿这件红色的吧?”

    “我不喜欢穿红色的!”

    “那穿这件有帽子的吧?”

    “我不要穿带帽子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要,大清早的就不消停!再不出门我们都要迟到了祖宗!快,就这件吧。赶紧穿上。”

    “我不要!”妈妈越是着急,孩子越不肯配合。这下妈妈更生气了:

    “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呐,磨磨蹭蹭的,害得我都要迟到了。你看人家笑笑姐姐每天早早就出门上学啦。马上给我穿上外套!”

    孩子显然也被激怒了,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家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这样的场景是否也曾经或者正在你家上演呢?明明都是亲生的孩子,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那么乖巧听话,而自己家的孩子却总是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呢?

    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说话方式少了一点温度。

    很多人会认为父母天生就会爱自己的孩子,实则不然,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会在亲子沟通中无意识地使用没有温度的暴力语言,一遍遍的抽打着自己孩子的心,让孩子倍受摧残还不自知。这些错误的沟通方式不仅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还会一点点地消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甚至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怎样学会更好的亲子沟通方式呢?这本《非暴力亲子沟通》是非常实用的教材。儿童心理学专家顾亚亮结合自己20多年的儿童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经验,基于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理论,通过诸多鲜活的亲子沟通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具象化的亲子沟通技巧,让我们从0开始,学会与亲生的娃“好好说话”,改善亲子关系。

    所谓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一定不是因为父母不爱孩子,而是因为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导致他们无法和孩子建立爱的连接,才让自己的爱付诸东流的。其中,没有温度的语言是阻碍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核心因素之一。

    这些妨碍爱的传递的错误沟通方式在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理论中被归为“道德判断”“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四类。卢森堡博士认为,正是这四种错误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误解和冲突,让沟通双方在语言中感受到的是暴力而不是爱。这四种语言方式常常让孩子有一种被父母指责厌弃、忽视或者让父母失望、不满的感受,从而阻碍了父母和孩子爱的分享。

    文中提到亲子关系中常见的4类错误的沟通方式分别是:

    1.评价和判断

    比如前文闹闹妈妈指责闹闹说“大清早的就不消停”“这么不让人省心”“磨磨蹭蹭的”……这些负面的评判性的语言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在排斥和忽视自己,从而心生敌意。经常被评判和指责的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会出现以下几种反应:

    1)不断与父母发生冲突来获取父母的关注。因为常被视为问题少年。

    2)出于恐惧或者内疚而向父母妥协。表面顺从,实则将自己的需求压抑到内心深处,因此极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集中爆发情绪,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破罐子破摔。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不与父母发生冲突,但背地里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旦被父母发现,就会用一整套蒙骗父母的方法加以应对。

    2.避免负责

    比如前面闹闹妈妈说“快,就这件吧。赶紧穿上”,“害得我都要迟到了”

    当父母把孩子视为无法为自己负责的、需要用自己的羽翼去庇护的附属者时,就容易出现上述一切替孩子包办的行为。而一旦孩子的反应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将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

    这就是避免负责的沟通方式,一方面会让孩子形成一切都应该是大人给准备好的,或者都是由外界环境所决定的,不必自己负责任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会让亲子双方都无法注意到自己和对方的需求,使得双方很难在沟通中实现情感的流动,孩子自然也很难在这种沟通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意。

    3.比较

    “你看人家谁谁谁……”是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比如闹闹妈妈在急着出门的情况下,还不忘把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看人家笑笑姐姐每天早早就出门上学啦。”

    父母说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优秀,本期待这句话能够刺激孩子向“好孩子”看齐。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孩子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父母比较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而且父母会因此不爱自己。这种沟通方式会造成两种后果:

    一种是孩子缺乏自信,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反复考虑是否会有遗漏,能否被父母肯定,进而犹豫不决,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这种自我否定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疏导,可能还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第二种是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进而在自我否定的同时萌生对父母的不满情绪,不断试图用亲子冲突来唤醒父母的爱。

    4.求全责备

    很多父母习惯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强势,如果孩子不顺从就会马上用“必须”“应该”“马上”等语言来要求责备孩子。而被迫按父母的意愿做事往往会让处于弱势的孩子因为感觉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而心中充满怒火,比如上文闹闹妈妈最后一句“马上给我穿上外套!”就成功把孩子逼急了哇哇大哭。

    孩子心中的这份怒火就算当场没有被点燃,也极有可能在其它某个时刻或者场合将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到其他人和事上,这会极大的破坏孩子和他人的关系,最终导致孩子的生活出现种种困境。

    评价和判断、避免负责、比较、求全责备,这4种错误的亲子沟通模式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都会犯这类错误。比如上文的闹闹妈妈,总共说了四句话,就把这四种缺乏温度的错误沟通模式用了个遍。

    那么我们怎样纠正这四大错误,让亲子沟通和谐又有效呢?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学会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同样适用于亲子沟通。

    比如开篇故事中的闹闹妈妈可以这样说:“你说不喜欢穿红色这件也不要穿戴帽子的这件外套(描述事实),我感觉很着急(表达感受),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出门时间了,我希望能按时出门不迟到(说出需要),我想你也不希望迟到的对吧(说出与孩子共同的需要)?如果你愿意,请在我收拾好书包之前告诉我你选择穿哪件好吗?(明确请求)”

    可能有些父母会发现,通过刻意练习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后,会观察客观事实了,也会表达感受和需求了,但到了提请求的环节却很容易出问题。这是因为面对孩子,尤其是自己亲生的时,惯性思维会让我们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即使语气是温柔的,所提出的也是命令而非真正的请求。所以,亲子间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是,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对待。

    我们不应强迫孩子做事情,即使是对他至关重要的事情,你也要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引导他自主地选择。不要强迫孩子上学,不要强迫孩子吃饭,不要强追孩子睡觉,不要强迫孩子阅读,不要强迫孩子放下手机,除非你找到了满足他的需要的其他路径,否则任何强迫都会让孩子抵抗。

    区分请求和命令的方法很简单——问自己:假如孩子不接受我的“请求”,我是否也能接纳?如果是,那就是沟通的开始。如果不是,那么请再一次告诉自己——孩子虽是我亲生的,但TA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需要带着尊重和温度与TA好好讲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越是亲生的孩子,越不能好好讲话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yu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