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析Kano模型确定需求优先级

解析Kano模型确定需求优先级

作者: 择城ly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7:17 被阅读0次

Kano模型是1984年由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博士提出的一种品质表达模型,主要用来分析产品品质和用户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非常适合于在产品开发之前,用来对产品需求进行分类,以及对产品各个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和排序。这与产品经理在分析用户需求时的工作贴合度非常之高,因此,一个原本在质量管理领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变成了产品经理们广泛使用的方法论。

在Kano模型中,将产品品质分为五个部分:无差异品质(Indifference)、魅力品质(Attractive)、一维品质(One-dimensional)、必要品质(Must-be)、反向品质(Reverse)。Kano模型中对产品品质的分类和定义,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相关资料。

在实际的产品工作中,在需要分析用户需求的时候,我通常习惯于按照Kano模型把用户需求分为三个层次: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省略无差异品质和反向品质)。

需求定义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实现不同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

1.基本型需求

基本需求是指产品如果要成立,就必须具备的属性或者功能。不满足这些需求,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会大幅下降,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去使用该产品;但在基本需求被满足后,持续的优化和改善基本需求,或者增加基本需求的数量,并不能对用户满意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比如,以我们常用的微信这款产品来说明,微信最开始的定位是手机端的IM产品,所以他的基本需求就是要能够给在手机上给朋友发消息,在实现了发消息的功能后,用户对微信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一个阈值,如果微信只是继续对发消息功能进行优化和改善,而不是持续推出朋友圈,公众号等其他功能,微信也许早就泯然众人矣。当年和微信同台竞争手机IM产品的米聊,在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的时候,米聊还是只对发消息功能进行优化迭代,推出了涂鸦功能,结果就是微信的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米聊的用户满意度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期望型需求

期望型需求是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者属性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要的产品属性,期望型需求能够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的期望需求越多,用户满意度越高,但是只实现期望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比较缓慢。还是拿微信举例,人们希望通过微信进行信息交流,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多样化的交流是人们所期望的,所以微信后来支持了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同时动画、图像的交流便于人们情感的进一步交流,避免尴尬,拉近距离。

3.兴奋型需求

兴奋需求是提供给顾客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使顾客产生惊喜。这些需求是用户没有想到的东西,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满意度。随着微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朋友用起了微信,但是更多的情况还是熟人社交。人们那是没有想到陌生人之间也能加好友聊天。于是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扩大了朋友圈的范围。

需求类型评估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改变,需求类型是会改变的,之前一些被称之为兴奋型的需求可能会变成期望需求,期望需求可能会变成基本需求,这就是说需求是会被降级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的改变,有的功能也许在那个时候人们是很乐意接受的,但是到今日,人们不满意甚至抛弃了这个功能,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需求是有期限的。以下我将具体解释一下我所说的这两点。

1.需求会被降级

我们在应用这个模型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需求会在模型中向下移动,即需求是会被降级的。比如在20年前,买一部电视机,如果提供彩屏电视机,那就是惊喜需求了。回到现在,你再让用户就买一个20年前的彩屏电视机,用户还会买单吗?显然现在彩屏电视机就是对电视机最基本的需求了。需求从惊喜需求降到了基本需求。

2.需求会过期

同样需求也是会过期的,即有一定的期限。因为满意度是由用户去评价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想法。而人的想法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去发生变化,一旦想法发生了变化,对需求的满意必然有所改变,甚至抛弃,所以说需求是有一定期限的。比如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在刚刚推出时,很多用户争相去买,但是在2015年1月19日,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镜的"探索者"项目,试问一下,如果用户对该产品一直热衷,谷歌还会停止研发吗?

仅仅根据Kano模型去区分需求的类型,安排平时的工作还是有所欠缺的。我习惯结合马斯洛需求层理理论去划分需求。马斯洛需求层理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实现5个方面。马斯洛需求的具体定义我这里不在复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了解。但这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一般我将它们划分基本需求和期望需求;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我一般划分为期望需求。但是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安排工作时,学会合理安排需求的优先级。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也许会换一种方式去实现这种需求。

总结

作为一名产品产品经理,我们在处理需求时,要适当的运用Kano模型原理和马斯洛需求层次去安排需求的优先级,同时也要明白需求类型的2个特性,即需求会被降级和具有期限性,灵活处理需求。


相关文章

  • 需求优先级——矩阵思维

    需求流程: 数据/需求收集->需求分析->确定优先级 确定需求优先级方法: KANO模型、四象限法则、时间评估与性...

  • Kano模型分析

    概念解释 Kano模型可以作为我们确定需求优先级的一个参考。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

  • 解析Kano模型确定需求优先级

    Kano模型是1984年由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博士提出的一种品质表达模型,主要用来...

  • 产品经理工作方法论-06丨3分钟学会KANO模型进行需求分析

    1、KANO模型是什么 KANO模型是一种需求分析工具,以需求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为分类标准,对需求进行分类和优先级...

  • 需求整理

    1、KANO模型---需求优先级排序 KANO将需求分为必备型、期望型、魅力型、无差异型、反向型五种; 必备型:客...

  • 实际业务-KANO模型产品功能分析

    可以说KANO模型是评判需求优先级的神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确定哪个需求更值得花费资源去做,分析用户对不同产品功能...

  • 读kano模型

    kano模型是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以及优先级排列的有效工具。 在这个模型中,将用户需求分成了五个:基本型需求、期望型...

  • 匠艺心经二:分析需求

    需求优先级 需求评估8种方法 人性法 马斯洛需要层次法 kano模型发(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 伪测试法 ...

  • 产品经理如何定义需求优先级?

    产品经理定义需求优先级,这里有 7 个方法。 总的来说,定义需求优先级暂时有这七个方法: KANO模型法:基本型需...

  • 使用KANO模型进行需求分析的信息收集

    最近在简书上看到一片关于使用kano模型进行产品优先级思考的文章: 从Kano模型思考产品优先级(以QQ第一版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析Kano模型确定需求优先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fx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