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有个热门话题:假如18岁的你遇到了现在的你。
你觉得那时的你,会对现在的你说些什么?
最高赞的一句评论是:借过一下,谢谢。
多心酸啊,18岁的你啊,已经认不出现在的自己了。
那时候我们常幻想未来的自己,是可以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人。
而如今,却好像没有活成当时想要的模样。
成年人说的每一句“我挺好”,都别信。
01
当年我们都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呢?
小一点的时候想当医生科学家作家,初中最纠结的事是考清华还是考北大。
读了高中之后对未来似乎更明确了些,虽然读书很苦,要天还没亮就起床,三分钟洗漱五分钟早餐,从宿舍到教学楼争分夺秒要跑的:
——但仍然会热忱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偶尔趴在走廊吹风的时候,会想着:只要熬过现在,未来我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考上大学就好了,不用背单词学数学,爸妈不管,更有恋爱谈。
当时我们无比渴望着长大,因为长大在那个时刻,它意味着:“我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可以很成功很耀眼。”
但其实也说不上是什么时刻,到了后来我们才发现,当初的想象,似乎并不能轻易做到。
@南加大 说,步入社会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就比如我以前是一个挺排斥拍马屁的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但工作之后,会觉得拍下马屁,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想要升职加薪,就要和上司搞好关系,业务能力过硬是一回事儿,但不会说话,也是不行的。
慢慢地,我会下意识地倾向于:
——做让老板高兴的工作,做老板喜欢看的工作。
有的时候也会想自己怎么变成这样了,没有活成很坦率的样子,甚至还有一些圆滑。
@Qsdjh 说,
以前挺喜欢学历史的,想修考古,高考那年我的分够上中大的考古系。
但爸妈死活不让,觉得考古不好就业,非逼着我选了暨大的新闻。本来大三那年有去北京芭莎实习的机会,但爸妈又说北京太远了,劝我放弃了那次实习机会。
我现在25岁,毕业后在一家搞金融的企业里写文案。
收入还算可观,但回首来路,我好像一直都犹犹豫豫、不勇敢。
02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要经历很多事与愿违,而走到今天,也很难怪得了谁。
就像《你曾是少年》里歌词这样唱着:
你我来自湖北四川广西宁夏河南山东贵州云南的小镇乡村
曾经发誓 要做了不起的人
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某天夜半忽然醒来 站在寂寞的阳台
只想从这无边的寂寞中逃出来
的确有很多渴望做到的事,但后来我们没有做到。
只有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在天寒露重的北上广深,回想着曾经闪耀的自己来取暖。
@eiuh 说,
当年是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的名校。
整个高中,大大小小考试从没掉过年级前三的位置。
当时每个人都会夸我聪明,我自己也飘飘然,觉得自己大概率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后来到了大学,我却变成了名校里最不起眼的“学渣”。
特别是大四找工作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太优秀,导致我每天都超级焦虑,甚至自卑。
现在毕业两年,我在某大厂勉强混到了一个小主管的位置,偶尔也和刚来的实习生吹嘘一把当年高考理综考了280。
开始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没有活成想象中的自己,也没什么关系,毕竟我认真努力过了。
就在刚刚,刷到了大学室友公司成功融资的消息,突然很难过。
我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原来只是从来没有得到过。
@白了白兔 说,
我是我们家第一个名牌大学生。
我妈逢人就夸,说生了个争气孩子。但我,却没有活出个“争气”的样子。
因为大学的专业很冷门,工作机会很少,最后只能被迫转行做个文职,从头做起。
在上海,一个月5000出头,除掉房租,刚刚够生活费而已。
我妈吃了一辈子的苦,而我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善她的生活。
愧疚但无力,但我知道努力一定会变好,只是需要时间。
写在最后:
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会遭遇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大家都没能活成18岁想要成为的模样。
但这其实没那么重要。
如李诞所说:要做一个浅薄的明白人。
解决这种所谓的“人生的巨大困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好好工作,能加班的时候多加班,疲惫一点,累一点,多赚点钱。
当真正开始做事之后,那些所谓的问题反而变成一种安慰。
如果你也曾苦恼过,尝试放下过,那就点个「在看」吧。
做个浅薄的明白人,挺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