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我们小时候,无论是现在的年轻家长还是长辈,仿佛都变得喜欢夸奖孩子。过年走亲访友,大人们总是会因为孩子做了一件漂亮事,或者说出有趣的话,便随口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你的随口“夸奖”可能会让孩子成为讨好者。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别人。
经常夸孩子聪明,会让他们觉得我不需要付出什么,就能做好。这样的孩子在上学后,往往容易骄傲,不愿意用功,一旦做不好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因读书时常被夸聪明,所以一直靠着小聪明混着,初中不努力还能轻松得高分。一进高中,还是保持以前的坏习惯(既不好好复习也不做作业)。高一读完,自己在重点高中重点班里成绩进入中下游。那时候很受挫 ,也变得自我怀疑,又不愿意好好反思和认真学。怕努力也可能失败,怕别人认为自己笨。整整三年,陷入这种内耗而差点想退学。“聪明”简直是毒药,让我沉溺在表现我的聪明中,而不敢真正努力。
怎样才是夸孩子的正确姿势?
正面管教养育体系理论之父—个体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我们含糊的夸奖“你真棒”,“你真聪明”不是鼓励孩子的最好方式。鼓励是把夸奖的对象指向具体的行为,而不是做事的人。鼓励是夸奖他的“努力”。
不夸“聪明”,夸“努力”我家姐姐最近在学习蒙特梭利的工作“穿针引线”。昨晚她把工作作品带回来与我分享,我没有对她说“你真棒”等对个人的评价,而是对她说“我看到你的工作有进步,这个比之前的要缝的紧,走线也规则了,说明你有努力练习。”
第一次作品 第三次作品 第五次作品对她的努力进行肯定后,我又仔细看了作品问她“这里尾线打结也是你自己弄的吗?”,姐姐很开心地告诉我“我学会缝完自己打结啦”。
看得出来,孩子很开心自己通过练习已经掌握这个工作技能。
不夸“聪明”,夸“努力”,这样的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个人的能力,以及如何达成目标的正确认知,帮助他们为自己而改变而不是寻求外界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