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谁讲”环节,提问学员,
“在课前调查中看到在座有经验丰富的内训师,一年授课分享10次以上,谁愿意分享一下做过哪些培训?你的感受是什么?”
希望通过问学员,让他说出因对象不明,导致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效果不好的现象,引起学员的共鸣,从而理解分对象定目标的重要性。
没有我期待中的多人举手,鼓励的眼神环视后,有一位主动站起来了
答:我是XXX,主要培训无线维护,讲的时候很难吸引他们,还有人自顾自的玩手机
接下来就问不下去了,因为这个岗位上的培训对象单一,存在的问题是没抓到学员的痛点,学习动机没激活。
小小的郁闷了一下,自己把话圆回了主题上。
反思一下,提前四天拿到学员名单,大部分填有工作岗位,课前提早了45分钟到达教室,也有向班主任和助教打听前两天学员的学习情况, 却没有主动和学员聊一聊,以了解学员,拉近距离。
下期怎么改进呢?
1、收到培训名单后刻意地记学员名字和岗位,以便提问时选择学员
2、克服自己不愿主动和别人(特别是陌生人)交流的习惯,练习搭讪,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开场
如:遇早到达学员,可以主动问早,简单的介绍自己(或请助教老师介绍自己)然后观察学员是否愿意继续聊聊,如果有兴趣,再聊课程相关的信息,如平常培训多不多?转培还是自己开发?面对的对象是谁?做PPT频次,常用方法是什么?……
还可以通过助教引荐,主动认识积极的学员,真诚的赞美开场,再做交流
打比方练习013
培训就像吃饭,要吃好,却不能吃的太饱
网友评论
这个问题设计的不好,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而且需要大量的回忆信息,学员肯定反应不过来。并且,学员不知道老师提问这个问题的作用是什么?是希望说以前培训的好?还是不好?还是哪些特征?如果我是学习,我也需要思考很久才能做答。
如果这个问题是必须要问的话,可稍改一下“去年大家参加过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培训是什么?”如果有学员愿意分享,当学员起立的时候,再适当追问一下。
而且,正式提问之前,一定要有好多的正向激励的小互动提问,才能开展后面的提问。
比喻练习:培训就像吃饭,要吃好,却不能吃的太饱,知识点太多学员也会“消化不良”。
用ORID提问也需要具体好回答,对吧?
改后的打比方确实更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