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们经常用一些固有名词,来代表某一件事情,或者借喻某一件东西,或者表达古人的一种精神世界,并突出表现于诗词中。
把某些物件和景象,赋予特定意义,这个与中国诗歌的造境艺术有关。一种景物或事物,在一篇文学作品中被使用,随着这作品的流传,这个意象逐渐发生了改变,众人见到这个词,就能约定俗成的理解。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神奇的变成了“文化符号”。
1,柳树。古典诗歌中的柳树已经不是柳树了,而是代表了送别和伤感的意思。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梧桐。而梧桐,则有几层意境,可以是凤凰栖息,可以是梧桐雨滴,也可带有凄凉悲伤的意思。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红豆。变为相思的象征或者是爱情的象征。如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莲花。也不仅仅是莲花了, 而取谐音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5,东篱。东篱意境,由陶渊明创造。辞官隐居的他,酒量不大,天天和邻居喝老酒,喝的七荤八素。家里没有乐器,干脆就放个没有琴弦的古琴,假装每天抚琴自乐。一大早就跑出去锄地,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回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这首诗,写的极为清淡自然,充满了一种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美感。
6,南山。已经不是南边的山了,他是隐士的精神家园;东篱已经不是东面的篱笆了,他是隐士心灵栖居的地方。
7,红笺。红笺, 唐代名笺纸,又名“浣花笺”。亦名“松花笺”、“减样笺”、“薛涛笺”。这种红色小笺曾被薛涛(女诗人,字洪度)用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相唱和,因而名著于文坛,乃涛设计“命匠人狭小为之”。薛涛笺虽只深红一色,但颜色、花纹甚精巧鲜丽。
8,春山与黛眉。古诗中“春山”可喻“黛眉”,“黛眉”可喻“春山”。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小山”即一种眉妆名。
9,红叶。古代以红叶为传情物。
10,次韵。又称“步韵”,用别人词中原韵、原字及韵脚填词,且韵字的位置不变,是和韵的一种。如《次石湖书扇韵》。
了解以上知识,便于理解诗词,自己写作聊天也都可以运用,你也显得更有趣,更有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