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入园前家长面谈
1.倾听家长分享孩子的成长过程。
借由倾听建立基本的信任。同时老师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包括并不限于家庭关系,孩子的主要带养人,安全感的建立,家长眼里孩子的性格特征,与孩子日常的相处方式,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喜好等。
2.老师介绍新环境
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即将进入的新环境是什么样的,包括并不限于孩子入园后的第一个月安排一名老师单独陪伴;班级状况包括介绍几位老师,多少孩子,男女比例,年龄分布;园里的一日作息。
3.老师介绍新生入园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包括分离时哭泣、不愿意入园、不思饮食、憋便、夜里哭闹不安等,孩子正在经历一个同化到顺应的过程。介绍孩子哭泣时老师会如何陪伴,需要家长如何配合,午休时会单独陪伴,提醒进餐喝水,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理解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信任孩子,既保持爱心耐心也要保持平常心。
4.需要家长提供的帮助:精神和物质的准备。
精神准备包括分离焦虑,家长和孩子共同要面对的。包括对孩子表达爱,对老师的信任,确定的离开,及时接送,约定时间。建议家长花更多的时间在家里陪伴孩子,表达爱,观察孩子的变化,表达情绪的方式,激烈的哭闹还是压抑情绪的。
物质的准备包括:表格填写,被子,水杯,室内鞋,换洗衣物,书包,依恋物或熟悉的玩具(一两样即可)。以上尽量同孩子一起准备,介绍给孩子并让孩子熟悉。注意饮食清淡。
二、新生入园一个月后家长面谈
1.请家长分享这一个月的经历,包括大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以及为此做出的努力,孩子在家里的变化,包括睡眠、饮食、行为、语言、情绪等。
2.老师分享孩子一个月在园里的生活情况(面谈前的精神和内容的准备,可以同其他教师交流总结)包括早晨入园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大小便次数,午休入睡时间,午餐和加餐,简单描述工作选择,与小朋友的交往和安全感的建立,整体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从老师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变化,举一或两个例子将具体观察到的事件客观呈现给家长。
3.答疑环节
针对家长特别关心的地方或者家园联系表中有疑惑的地方进行解答。介绍给家长针对这类问题园里目前的做法是什么?针对孩子当下发生的问题我们是如何处理的?以及这样处理背后的原因。家长对老师有哪些建议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保持沟通,老师和家长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