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字灵均。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01,出身贵族,受良好教育
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叫伯庸,是一个落魄贵族。
屈原小时候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他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博闻强记,有“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的美谈。
年少时的屈原被送到贵族学校,接受了国内超一流的教育。
“诗”是楚国贵族的必修课,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不光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遇到良辰美景时,也能吟诗一首,提升自己的格调。
02、注重仪表,刻苦练剑
屈原天生就是个美少年,小帅哥,也许是受书中文字影响,他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注意是否合乎礼仪。
屈原的身材比较修长,相貌端正,看起来总是风度翩翩,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与人说话侃侃而谈,有少年老成的味道。
他时刻注重自己的仪态,总是站得笔直,坐得端正,与人相处的时候,性格很谦和,
从不表现自己的傲慢,瞧不起人,所有见过他的人,皆称赞屈原与众不同,是个万里挑一的优秀少年。
屈原注重仪表,喜欢衣着整齐干净,平时身上的配饰也很简单,不戴的时候摆放端正。
他从小酷爱长剑,经常随身携带宝剑,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练习,或者独自一个人在山坡上,在河边,时刻进行练习。
那是他的兴趣,即使他连续练剑几个小时,大汗淋漓,他也从不觉得累,依然乐此不疲。
练习剑术,不仅对他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而且也让他的气质变得有点仙风道骨。
03、擅长写诗,加冠之年初露才华
年幼的屈原经常写诗,屈原到了加冠成人的年纪,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咏物言志诗——《橘颂》。
这首诗的格调很轻快,寄托着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青年时期的屈原无意间开创了一个伟大文体——楚辞。
楚辞就是楚人的文辞,由于屈原是创始人,他和楚国诗人的作品都可归纳为楚辞。
04、军事才能初露锋芒
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
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爱国、爱民而又正直的人。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
他一方面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05、屈原夫妇伉俪情深
昭碧霞出身贵族,她在家里的教育之下,成为了知书达礼,聪明贤惠,才貌出众的大家闺秀,
她琴诗书画样样精通,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才女。
屈原当时也是贵族少年,风度翩翩,相貌英俊,气质优雅。
门当户对的两家联姻,在频繁相处中,昭碧霞渐渐的也爱上了屈原。
成婚的时候屈原18岁,昭碧霞16岁,他们郎才女貌,可谓是金童玉女般的存在。
婚后两人你吟诗来,我弹琴,琴瑟和谐,生儿育女,不离不弃。
屈原的妻子是一位贤妻良母式的女性,不事张扬,做事低调,事事支持和呵护着屈原,是屈原身后一位伟大的女性。
06、才华横溢受青睐
屈原所处的楚国正处在由盛转衰的时期,战国末年,动荡不安,七国争雄,战乱频繁。
楚国虽为强国,地广人多,经济发达,但政治落后。
以楚王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横征暴敛,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年轻的屈原看到祖国越来越衰败的政治局面,十分忧虑。
他决心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使国家再强盛起来。
约公元前318年,二十二岁的屈原怀着远大的志向,从故乡来到郢都。
他经常找机会向楚怀王陈述自己富国强兵的主张与见解。
怀王发现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就把他留在身边,给予重用,让他做三闾大夫。
三闾大夫负责楚国的祭祀,而祭祀时是要巫师唱歌的,唱歌的歌词就一定不能差。
于是一组气势恢宏的祭祀诗歌横空出世,它就是——《九歌》。
屈原创作的《九歌》通过专业资深的男巫、女巫吟唱出,宛如天籁之音,让楚人的精神世界与上天成功对接。
祭祀圆满结束后,楚怀王作为重要嘉宾,亲切接见了主创人员,尤其对诗歌创作者屈原青睐有加。
楚怀王被眼前这位年轻人的盖世才华所折服。
任命他为左司徒,参与政事,并兼管外交,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那时屈原才华横溢,未来可期,他即将凭借自己的才华,受到楚王赏识。
07、才能卓越受宠幸
屈原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国家的兴衰治乱有着深刻的见解,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年轻的屈原不负楚怀王的期望,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起草文件,接待外宾,制定政策,样样出色。
屈原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08、遭嫉妒受排斥被流放
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楚国和秦国建立了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09、国家危亡,投江自尽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
楚国的危亡,人民的苦难,使屈原痛不欲生,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以死明志。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怀抱大石投汨(mì)罗江自杀。
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 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0、文学成就斐然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所作《离骚》《九章》等篇,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揭露了反动贵族会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
《离骚》是屈原最著名的代表作,全诗共373美问,2490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
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
以优美的话言,丰富的想像,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