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啃读者”笔记

“啃读者”笔记

作者: 青青_27e3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06:49 被阅读15次

   

“啃读者”笔记

    继续阅读“屈原”。在上学时,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是老师讲解的重点。屈原是“爱国主义”的典型。当时《离骚》是与《出师表》放在一起学习的。对屈原更多的印象是吃粽子、划龙舟和即将到来的小假期。

      在此书中,王老师的解读中屈原是一个追求自由、人权、个性独立的完美主义者,这和现代精神是如此的近,而和2000年前的现实又如此的远,最终与楚国的互渗共生导致了投江的结局。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动机完全与道德无关,虽然也是“爱国”但明显与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爱国”有着不同的内涵。

    当我们不再把屈原当作一个“爱国主义”的符号,也不仅仅简单化为一个楚怀王失宠的奴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肉、有理性的人,甚至他的伟大就在于内心的奴性远远少于现代人,我从此明白了,任何神化某个人的努力都只是一场好看的烟花表演,真正打动我们的只有完美背后的冲突,现实打击的悲剧,总是观看喜剧的人无法体验灵魂深处的美妙与快乐。

 


      我很容易的接受了王老师的解读,因为在自己内心对当时的学习也产生过怀疑,也刻画过屈原的形象“谦谦君子、品质高洁、洒脱肆意、举世无双”。甚至我也想象过,他为何会投汨罗,我当时所加的符号是“逃避”,这让屈原的形象是大打折扣的。今天读了王老师的解读,试图也以屈原与楚的互渗去理解其行为,关于屈原最早的印象就更鲜明了。

相关文章

  • “啃读者”笔记

    阅读教学中,写法决定读法,写法、读法决定学法、教法。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指出:“文艺的表现必...

  • “啃读者”笔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课程资源意识是当代教师...

  • “啃读者”笔记

    教学结构,从宏观上看不外乎知识性结构和情感性结构两大类型。知识性结构的课堂教学,基本遵循知识的掌握规律来设计...

  • “啃读者”笔记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

  • “啃读者”笔记

    评课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也要让自己有进步,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专业成长与发展。评课者要通过评课,问问自己,...

  • “啃读者”笔记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不会被忽略。这样的课堂尊重学生的最需要的需要之一:被引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和自...

  • “啃读者”笔记

    我们从来不缺少“语文知识”,我们真正所缺的,恰恰是以何种方式、何种策略、何种类化的模式传授语文知识,这种传授...

  • “啃读者”笔记

    1.语文课堂的无效和低效,在很大程度上跟“语文知识”紧密相关。 2.由问题情境引发的语文知识是真实...

  • “啃读者”笔记

    当真正的共同体出现时,权力和地位间的虚假差异随之消失,比如那些基于性别或种族的差异。但是真正的差异仍然维持,而...

  • “啃读者”笔记

    好的课堂有很多共通之处。无论“理想课堂”还是“诗意语文”,都提到了打通文本与学生的联系。 但侧重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啃读者”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x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