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用穿越术回到1084年的庐山,握着47岁的文学家苏轼的手,倾听他20余年为官的浮沉悲欢,再次触摸他思妻念子想弟怕君的豪放心路,感悟他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博大的胸怀。
小学阶段我们学过苏轼的诗有,冬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望湖楼醉书》,最令人喜欢的还是他的《读书歌》,把开卷有益、广交朋友、增值多用、快乐怡情写得通俗易懂。题西林壁这首哲理诗,同时也是写景诗,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阐释的非常形象生动,告诉人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并做出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如果主观片面,就难以认清事物的形象与本质。
2诗比对诗意浅白如话——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开头两句实写庐山所见,后两句寄景说理。
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物,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另辟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