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订购,又要来写约定,实在难为我了,但先前我说过要按那词表顺序每词必写,轮上了谁也不能怠慢,因为之前我們是这么约定的啊!由此可见,约定有时就是捆绑,最后也可以看出许多事情来。
上篇写到订购,顺着那意思扯下,当然落脚点也是钱的事。人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事与钱有关哈哈。那是30年前,即1998年。一个从福建石狮过来的青年,穿的花花绿绿很时尚,特別健谈,和蔼可亲,脸口总挂着笑容,又白又高很漂亮,他本来是我們县本地人,交谈一口本地乡音,应该是人见人爱。他来我們这一带各学校推销校服。条件是每生按几十元一套校服,老師每人一套衣服白送就这好处。很快就这么约定了。大概一个月后大批的衣服全部送到学校,学生满意,老師更满意,这衣服真的没话说,又厚又结实,深蓝色的,又大方又合身。(这套衣服我穿了好多年还象新的一样放在那里,又不褪色又不起球,30年了我还舍不得丢掉。)
按之前的白纸黑字的合同约定,应该货到即时付款,非也。接下来总有一年,那年轻人往学校不知跑了多少趟,应该不少于20次,每次捧上笑脸,不停地装烟,学校头儿总是好说好说好说,什么什么时候准准的把钱给你付清,又把那人哄走了。其实学生的校服款衣服到了之前就早都收清了!显然所欠人家的钱都在头儿手上。后来据说,各个学校头儿都互相通气互相观望,绝不第一个把人家那欠款搞清,能拖则拖。最后那年青还请来了厂委经理之类的一个中年人,一呆好多时,总是一个做好事把欠款给清了,叫你爷爷都可以!可头儿最后却说,学生的家长嫌这校服质量太差,好多钱还没收上来,你只有慢慢等了。这就是头儿们私下统一的口径。光一个片区十多所学校,头儿全是这一样的货色。最后那人实在没法,放弃了,头儿们全胜利了。他们背后还津津乐道,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对待约定,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若干年后,这些头儿大部分忽然一阵风全由民办转为国家教师吃上国家工资,捧上了铁饭碗。转正过程中那个假能玩则玩,尽量在档案材料上把自己塑造得高大上。优秀校长?有!县级模范?有!道德标兵?有!优秀论文?有!恐怕问龙心龙胆有么他們也会一拍胸脯有有有,太容易了!有几个还把自己出生年龄改成比实际年龄小4~5岁,年轻些转正条件更好嘛。如果年龄越老越好,他們肯定又把自己的年龄改成和他父母一样大,只要有必要他們会的。妈妈的,这帮货色!
哎,人,其实只有两样,有德之人和无德之人,各位自我惦量一下。老实说,我对无德之人反正是象有杀父之仇,他們即使混得再好再有成就我也是嗤之以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