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阳盛与阴盛,阳虚与阴虚

阳盛与阴盛,阳虚与阴虚

作者: 木蝴蝶f876954a79 | 来源:发表于2023-02-07 13:08 被阅读0次

“阳盛则热”,是指阳的功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产热过剩或散热不利之病理状态。如急性热病初起,发热面红,体温可达38℃以上,甚至高热、烦躁。阳热偏盛则灼耗阴津,故热病常见口渴喜饮,便干溲少等津亏液少病理表现。

“阴盛则寒”,是指阴寒内盛,功能抑制或障碍,从而导致阴寒水湿病邪积聚,机体热量不足等病理状态。如受寒饮冷,寒邪直中于里的病证,可见腹痛、腹泻、怕冷、喜热等症。寒邪属阴,阴寒凝聚,则血脉拘急,气血不通则痛。阴寒邪盛,阳气被抑,温养肌肉功能障碍,肌肤失于温煦,故怕冷而喜热。阴寒之邪障碍,从而导致阴寒水湿病邪积聚,机体热量不足等病理状态。如受寒饮冷,寒邪直中于里的病证,可见腹痛、腹泻、怕冷、喜热等症。寒邪属阴,阴寒凝聚,则血脉拘急,气血不通则痛。阴寒邪盛,阳气被抑,温养肌肉功能障碍,肌肤失于温煦,故怕冷而喜热。阴寒之邪遏伤阳气,常可致脾胃阳虚,运化失常,从而出现泄泻等病理表现。

“阴虚则热”,是指阴液(包括精、血、津液)亏损,阴不制阳,导致相对阳亢,功能虚性亢奋,从而出现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病理表现。如肺痨病,临床常见消瘦、低热,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此即阴虚内热的典型表现。

“阳虚则寒”,是指人体阳气虚损,全身性功能衰退,阳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亢,从而出现热量不足的虚寒性病理状态。如慢性肾病,常可见形寒肢冷,浮肿等症,此即脾肾阳气不足,运化蒸腾无力,因而导致水寒阴邪积聚之阳虚阴盛病证。

相关文章

  • 八钢辩证---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 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

  • 八纲汤证诀

    中医汤证歌诀 阴阳 阳盛清热使白虎,阴盛理中四逆阻,阳虚八味地黄丸,知柏地黄利阴虚。 阴盛格阳假热象,四逆白通急煎...

  • 八纲辩证之寒热证

    寒热是辩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寒证是阴盛或阳虚的一种表现,热证是阳盛或阴虚的一种表现,即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 中医理论学习——阳盛

    这是温敏的第5篇学习日记 拖拖拉拉这么久,终于要把阴虚阳虚阴盛阳盛四姊妹写完了。撒花 ✿✿ヽ(°▽°)ノ✿ 大家都...

  • 读《黄帝内经》素问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7——阳虚、阴虚、阳盛、阴

    (原文)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

  • 疾病原理第二章:人之阴阳(下)

    理解了这些个区别,那么对于人体上的阴阳,我们理解起来就能清晰一些了。 举例:人体所谓的阴虚阳虚或阴盛阳盛,永远都会...

  • 阴&阳

    看中医的书,经常会出现 阴阳 二字,啥阴虚阴盛,阳虚阳盛,一直没能搞得太明白,只知道阴阳要平衡,平衡破环了,身体就...

  • 中医理论学习——表里(学会用这个药方,解决50%的健康问题)

    这是温敏的第7篇学习日记 昨天写完阴阳之后有朋友问我:照你这么说,所有的病都可以按照阴盛、阳盛、阴虚、阳虚来划分了...

  • 颃颡(hangsang)-《知己》徐文兵

    頏顙(hangsang)约等于西医中的鼻咽腔,此地是任督二脉的交会点,阳亢阴虚导致干燥火烧,阴盛阳虚导致鼻涕不断。...

  • 真真假假之辨

    真寒假热,亦称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或阳虚阴盛,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而表现出疾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盛与阴盛,阳虚与阴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it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