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
中医理论学习——阳盛

中医理论学习——阳盛

作者: Aria拒绝熬夜 | 来源:发表于2018-01-01 18:51 被阅读0次
image

这是温敏的第5篇学习日记

image

拖拖拉拉这么久,终于要把阴虚阳虚阴盛阳盛四姊妹写完了。撒花

✿✿ヽ(°▽°)ノ✿

大家都不太关注这个阳盛问题,认为就是阳气旺盛正气足。

认为阳盛之人就是阳气旺盛正气足,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阳盛之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身体好,

声音洪亮、身体壮、能吃能睡、不怕冷不容易生病,除了体热、容易上火,还真的挑不出什么别的毛病。

但是,阳盛的体热和容易上火带来的副作用非常讨厌。。。

因为体热和爱上火,会闹出各种小毛病。比如:脸上长痘痘,爱出油,怕热,大便干燥,便秘,容易头疼眼睛疼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阳盛之人除了人体正气旺盛,实实在在的热邪也旺盛啊。

所以会表现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症状。《素问·调经论》:“阳盛则外热”。

复习一下这张图:

image

这么说吧,阳盛的人多有以下症状:

1、脸红爱出油、易长痘,

我阳盛的朋友经常自嘲说自己脸油得像猪刚鬣。容易长红肿的大痘痘是因为体内热邪亢盛发于面部这种痘痘是红肿的,硬还疼。

2、口干咽燥,咽喉肿痛。

因为体内实实在在的热邪过多,它表现在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实热的症状。这种咽喉肿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上火那种肿痛。

3、阳盛之人多正气足,说话洪亮有力,怕热喜饮,睡眠好。

4、体格壮实,怕热,穿衣少。

阳盛之人的多壮胖,胃口好力气大,绝对不是那种软绵绵的虚胖子。

5、舌质红、舌苔黄厚。

有些人有口臭,这种口臭是像大便一样的恶臭味儿。此外,大便干燥,容易便秘。

6、脉象浮数有力。

所以,就算阳盛的人身体好,但这些恼人的小问题也挺多的,还是调理一下为好。

说到调理,要先说说阳盛的成因。

一般来说,阳盛的人,先天身体条件都很好,再加上后天喜欢吃各种辛辣壮阳的食物等各种原因,所以阳气正气超出了身体正常所需,变成热邪存于体内了。

疾病的来路即是去路,所以我们就从原因入手。

先天条件是父母给的良好基础,要珍惜,我们主要是改变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section class="xmt-style-block" data-style-type="2" data-tools="新媒体排版" data-id="8356"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medium;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总体思路是清掉体内过多的热邪,适当增补损耗的津液:

1、饮食方面,要少吃各种辛辣燥热的食物,适当增加滋阴、清淡的菜品;

2、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

3、条件许可,可以适当进行凉泉、温泉水浴。

</section>

当然,一般有明显阳盛症状的人,大多都需要寒凉的药物帮助泄热,毕竟生活习惯的调理太慢了,动辄一年半载,何况很多人根本改不了~

在药物方面,我比较常用的是

防风通圣丸

荆芥连翘汤

防风通圣丸是防风通圣散的中成药。方中的防风、荆芥、麻黄、薄荷疏风解表,透热外出;大黄、芒硝泄热通便;生石膏、黄芩、山栀子、连翘清热除烦;桔梗、甘草、花式清热利咽;川芎、当归和白芍养血活血。

它治疗的不是一种病,是一种内热外热的阳盛状态,单纯性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便秘等热盛的体质,效果都非常好。

而荆芥连翘汤更是被称为“火美人汤”,泻火清热效果好,对上火长痘痘的女士来说,简直就是美人汤。

来看方子:荆芥15g,连翘30g,防风15g,柴胡15g,桔梗10g,白芷10g,枳壳10g,生甘草5g,薄荷5g,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5g,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

组方思路与防风通圣散类似,加柴胡疏肝胆之气。常用于散风理气和血,泻火解毒,

主要用于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炎性疾病和热性体质的调理。

当然啦,清热解毒的汤药一般都苦得难以下咽,所以我更多的是推荐防风通圣丸。

中成药药效虽然比汤药慢一点点,但是能够吃下去才能治病啊。

汤药太苦,喝不下去的人太多了,所以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相关文章

  • 中医理论学习——阳盛

    这是温敏的第5篇学习日记 拖拖拉拉这么久,终于要把阴虚阳虚阴盛阳盛四姊妹写完了。撒花 ✿✿ヽ(°▽°)ノ✿ 大家都...

  • 中医理论学习——阴盛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53b8-1513947706375)] 这是温敏的第5篇学习日记 [图片上传...

  • 艾艾贴调理~宫寒(助怀孕)

    为什么要先灸足底呢? 因为中医讲究阴阳平衡。 “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 只有阴阳调和,才能平衡,才会健康,特别...

  • 冬病夏治之三伏天艾灸

    我先用我自己总结的几句话让大家对冬病夏治有一个醍醐灌顶的理解 中医生病原则:阴盛则得阴病,阳盛则得阳病 中医治病原...

  • 八纲汤证诀

    中医汤证歌诀 阴阳 阳盛清热使白虎,阴盛理中四逆阻,阳虚八味地黄丸,知柏地黄利阴虚。 阴盛格阳假热象,四逆白通急煎...

  •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这也是《黄帝内经》中的句子,是专门讲述阴阳应象的,对于中医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一...

  • 健康,跺跺脚

    跺跺脚就能防中风?为什么?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

  • 跺脚防中风

    跺跺脚就能防中风?为什么?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

  • 阴&阳

    看中医的书,经常会出现 阴阳 二字,啥阴虚阴盛,阳虚阳盛,一直没能搞得太明白,只知道阴阳要平衡,平衡破环了,身体就...

  • 中医如何看待失眠

    中医把失眠称为不寐,不寐其病理变化总属阴阳盛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能入阴。病位主要在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理论学习——阳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ca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