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贵州茶资源:且吃茶去

贵州茶资源:且吃茶去

作者: 贵州茶资源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0:36 被阅读0次

曾有人把真正的读书人分为狂与狷两种,认为狂者有为,狷者无为,甚至引申到酒与茶,酒就是狂者,茶就是狷者。认为唯有茶,能让人冷静,让人悠然神会,让人淡然出世。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有《诗经》为证,皆为诗词吟茶咏茗最早的例子,有所不同的是,此“茶”字多一横为“荼”。

     茶,自古至今所用名称甚多,如:荼、苦荼、槚、榎、蔎、茗、荈、葭、葭萌、椒、茶、苦茶、茶茗、茗茶等。还有一些雅号别称,如:不夜侯、余甘氏、森伯、涤烦子、清友等。随着名茶的出现,往往以名茶之名代称,如:龙井、乌龙、毛峰、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雨前等。称谓极多,美不胜收。

     战国时代的《神农本草》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于是,便有更多的人采茶叶而饮用。若茶饮自神农始,推算来大抵五千多年乃至万年了。东晋时代的《华阳国志·巴志》有记载:“园中芳蒻香茗。”像荼、槚、榎、蔎、茗、荈、葭等称茶的字,皆出自先秦的巴蜀方言,依此,茶饮初兴距今约三千年。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正好形象地指明茶饮是由巴蜀传播开来的。

     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食论》中指明:“苦荼久食益意思。”“益意思”即长精神、增思维。南朝名医陶弘景《荼录》中写道:“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轻身换骨”即轻身飞升。在这里,都把茶饮推崇到极致。

     而“茶”字自唐代始用,之前皆为“荼”,故茶道大行亦在唐。《五灯会元》记载:唐代名僧从谂,常住赵州观音寺(在今河北省赵县),人称赵州古佛,有请教者,遇三问则三答全是“吃茶去”。像“三碗茶”的典故也出乎于此,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可以说,唐代把茶饮升华到了至高境界。

     唐代还出了个陆羽,居湖州三十多年,儒家称之为“茶圣”,道家称之为“茶仙”,佛家称之为“茶神”。其所著《茶经》,为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就是“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而成书的。

     时至今日,在杭州西湖龙井还悬有一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回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不管何解,总多了些“禅”的意味。吃茶是参禅的预修,参禅又是吃茶的圆满。那参禅顿悟者何?“且吃了赵州茶去”,意在消除妄想分别。

     确实,当一个人独处时,且吃茶去,就在升腾而起的茶香里氤氲心情,就像是对连绵光阴的尽情品茗,一种入骨的味道,也会如涟漪一般,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相关文章

  • 贵州茶资源:且吃茶去

    曾有人把真正的读书人分为狂与狷两种,认为狂者有为,狷者无为,甚至引申到酒与茶,酒就是狂者,茶就是狷者。认为唯有茶,...

  • 【赵州吃茶去】

    河北赵州历史上并不产茶,何谓吃茶去?且试验“南茶北移”,无一存活,又怎谓吃茶去?“千古禅林公案在,逢人且说赵州茶”...

  • 且吃茶去

    吃完晚饭,照例是拿出茶具,泡着凤凰单枞,一边吃茶一边看网上有什么新鲜事。 看到这么一则新闻: 央视网消息:近日,英...

  • 且吃茶去

    佛教崇尚饮茶 有"茶禅一味 "之说 "茶"泛指茶文化 而"禅"是禅那的略称 意为静虑、修心 "一味"指茶与禅文化的...

  • 匆匆人生,不得不喝的茶!

    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津润喉,是茶: 琴棋书画诗酒茶,怡情雅兴,是茶: 万事卢胡吃茶去,无心自在,是茶。 吃茶去。 再...

  • 赵州茶

    来过,吃茶去未曾来过,吃茶去有惑于此间,吃茶去 不过是悲欢缭绕,不过是红尘挂碍且安住呼吸且移步心本原无垢素静的禅房...

  •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文| 如歌 微风,雨丝斜飞,来到杭州,永福寺福泉茶苑,且吃茶去。 茶苑在永福寺的里面。站在这座东晋古刹的面前,1...

  • 赵州禅师“吃茶去“ !

    吃茶去(2021.12.4.08) 茶,日常会说是品或喝,南方或许叫吃茶,古诗中也常常“吃茶“ 吃,一定是张开嘴,...

  • 普洱和禅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于中国禅宗,确切说是源于赵州禅师的“吃茶去”这一典故。迷也吃茶去、悟也吃茶去,这简单三字中却又禅宗...

  • 在僧皎然的眼中,茶不仅比酒好,简直就是仙药

    在写《来也“吃茶去”,不曾来也“吃茶去”,“吃茶”即修行》那篇文章中,我写到了僧皎然,并分析了他的一首茶诗《山居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贵州茶资源:且吃茶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oz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