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除了附录,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性”,最主要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大家,“习惯是什么,我们通过了解习惯运作的原理,我们是可以改变习惯的。”同时作者次要目的是论述“不是创造新习惯,而是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
作者是美国人,中文名叫查尔斯,他有的耶鲁和哈佛大学的双学士学位,分别是历史和企业管理,他的职业是记者,并获得国家记者奖。
书中的关键词(字)是“”暗示、惯常行为与习惯、习惯回路、奖赏等,明白这几个概念,对我们理解作者的目的,他的想法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通过举例子,这是第一个例子,猩猩在实验室,被隔离,先让他们摇动摇杆,就有苹果掉下(奖赏),如此来回几次,猩猩就会一直摇摇杆,就一直有水果。最后人们不给他水果了,他就拼命使劲摇,口中大声尖叫。科学家们用仪器测量他在这一个过程的脑电波,得出结论:行为习惯是大脑的反应产物。第一次摇摇杆,意外得到奖励,脑电波飞速增高,但是几次之后,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了。但是科学家没有给它吃的,他脑电波迅速升高,并且长期都处在高亢的状态。(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人总觉得失去的多,得到的少)
第二个例子是我们大家日常生活都用得到的“牙刷和牙膏”,这也是通过,“暗示(广告里的闪耀大白牙,或口气大的吓人图片),奖励(刷完牙就会感到口腔清新),最后通过这两个不断循环,就会一看到别人的脏牙齿,或者大白牙,就会想起刷牙这个行为,形成惯常行为”
我认为这本书值得认真阅读,书中的例子最好总结一下,分析一下作者怎么利用话语告诉我们习惯背后的原理。
作者希望我们都能用自己的力量建立良好的习惯,戒除一些我们想戒除但是戒除不掉的习惯。
感谢作者分享用心观察,努力论述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对戒除“坏”习惯又有了更大的信心,我觉得能够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