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29117/68f61e3bf70c8272.jpg)
这本《儿童行为心理学》是京东推荐榜上的,可以说是一本儿童行为速查手册。按照孩子年龄从小到大,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儿童行为,进行科学、深入浅出的解释,比较实用。
我的大女儿已经2岁多了。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初为人母的喜悦,我也经历了很多沮丧、迷茫,产生了很多疑惑。如今再看这本书,很多情景历历在目,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曾经有段时间,我大女儿特别喜欢打人、咬人。家里面所有的大人脸上都有她挠的血印子。不让她喝饮料这种垃圾食品啦,不让她看电视啦,只要不合她心意,她就开始拽着你打、咬。屡次教训无效。这点非常让我头疼。好在家里老人比我有耐心,每次她咬人打人的时候,都一遍遍地给她讲道理,时间长了,这个毛病就消失了。现在已经很少打人咬人了。
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孩子打人咬人只是一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表达。我们大人认为打人咬人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但在孩子的世界里,这只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担心,但也不能置之不理,父母要坚持不懈地教导,孩子的这种行为就能得到改善。
一般女孩子都喜欢布娃娃之类的玩偶。我的女儿从出生到现在每天离不开的一个东西叫“布布”——是两团出生时包裹她的医用纱布。大人把纱布拧成一个大疙瘩,她每天就拿着这个布布,不停地闻来闻去。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布布就像她的命根子一样。
毫无疑问,孩子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恋物”。对此我们大人也没有干涉,不过也担心过孩子拿一团布当安慰物是不是有点怪。毕竟我们周围的孩子恋物的都很少,更别提拿块布整天抱着的了。
看了这本书,心里的紧张情绪缓解了一些。书中讲,孩子的“恋物”载体有很多种,有的孩子并不是以具体的东西作为恋物的对象,而是某些动作比如抿嘴、吃手来安慰自己。
至于什么时候“恋物”会结束,没有一个确定的年龄。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了丰富的生活之后,自然会减少对依恋物的依赖。也有的孩子到了小学才结束。
我的孩子到现在吃饭的时候还会乱扔东西。差不多吃饱了,就开始扔碗、扔勺子。每顿饭吃的好像种饭一样,饭撒得到处都是。训她了,她还冲你“嘿嘿”一笑,仿佛干了什么得意的事情一样。说再多次依然这样。
大人烦的是每次都要清扫地板、收拾饭桌、洗宝宝的脏衣服,但孩子不会知道这些。他只会觉得扔完东西,父母都来对他喊话,他吸引了爸妈来注意他。所以他才会反复重复这个动作。扔东西到地板发出的声音,对他来说也是很兴奋的,他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大事情,学到了新本领。
……
里面还有一些对孩子行为的分析,暂时我还没有遇到那些情况。看过之后对自己也是个提前准备,知道到时候怎么处理。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详实,涵盖面广,后面附录也写了很多父母必须要知道的心理规律,对我帮助很大。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