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画画,我一直是喜欢的。小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兴趣班,那时没有提倡素质教育,人们更多的是重视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也不像现在这么重视,因此对于画画我更多的就是随手涂鸦。工作、成家后,儿时的兴趣爱好便成了心头的一粒朱砂,时时惦念却也仅此而已。年少时曾萌生过的学画想法也随岁月流逝慢慢搁浅了。
1
今年元旦,我给儿子报名参加了兴趣班举办的油画亲子派对。说是陪儿子,其实我是有私心的,因为对画画的喜爱,我也想去一探究竟。
参加派对的人不少,大厅里摆满了已经准备好的画架和颜料,正前方陈列着老师展示的作品。我与儿子落座后,心里激动又紧张,对接下来老师的讲授很是期待。派对开始后,现场分发了不同笔号的画笔,我与儿子一样兴奋,跃跃欲试。
老师边讲边在大屏幕上播放着画画步骤,从整张图的架构、着笔、运笔到背景的铺垫以及色彩的使用……。
“其实画画很简单,你要大胆地画,大胆地展示,同样的事物,每个人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老师不停地鼓励大家,我与儿子也渐入佳境。
我与儿子完成的作品 《秋千下的星空》儿子先跟着老师的讲解进行勾勒和涂色,我再帮他进行加工,最后我们共同努力完成了这幅油画处女作。虽然画风稚嫩,画法简单,在色泽的渐变上有些凌乱,线条粗细不均匀,但于我而言却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而对于儿子,在画画的过程中玩的开心便是件幸事。
2
2017年,我有幸跟一位老先生学过一段时间的画画,我称他为任老师。任老师是一位民间艺术家,年轻时曾是我们当地的文化馆长。他本人在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都很有造诣,也培养过很多艺术人才。老师平日里一有时间就写字、作画,家里墙上贴满了他的作品。我向他学习时,老师已经将近八十岁,但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任老师的作品《八仙》每次学画,老师事先会把他的作品准备好,然后开始指点我作画。我自认自己是有那么一点点天赋的,但论画技和画功我还是只菜鸟。老师简单几笔就已栩栩如生的画面,对我来说则需要较长时间的临摹且呈现出来的效果灵动不足、刻板有余。
画画的过程却是愉快的。当挽起袖子、手握画笔,心无旁骛地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所有烦恼和不快瞬间即逝,心情会随着画笔的流转荡漾开去。
老师在指导我学画上是不遗余力的,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即将入土的人,一身的本事需要有人继承。老师的看重,让我对学画信心倍增。
成年后的心境不同于年少,小时候盼望早点长大,可长大后却发现生活被太多事情填满,真正静下心来学点有趣的东西还真是奢侈。
我的学画旅程随着怀孕的到来便戛然而止了。好吧,以后有机会再续前缘吧。而我与任老师的师生情谊并未结束,老师经常在微信与我分享他的最新创作,对我来说老师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事物的坚守是我应该学习并保持的。
任老师指导我完成的部分作品 3
尤记得年少时出于对画画的喜爱和好奇,我参加过几次绘画比赛,有县市里举办的也有全国性的。有趣的是,我的涂鸦作品竟都受到了评委的青睐,均获得了奖项。儿时的这些经历对于当时没有学过画画的我来说真的是件特别骄傲的事。
现如今儿子贪玩想放弃兴趣班的学习时,我常拿自己的例子鼓励他坚持。有时儿子会很配合的惊讶,然后称赞:“妈妈好厉害!”有时儿子则怀疑地盯着我:“是真的吗?”其实,我并不愿强迫儿子,现时代的教育,孩子们确实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却也拥有了我们儿时所不及的教育资源,我只希望他珍惜。
兴趣爱好不一定会使人有多成功,但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素养和气质。所以,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吧,并且尽可能地坚持下去,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被它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