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茶的絮语
茶的絮语:咱在北京城有亲戚

茶的絮语:咱在北京城有亲戚

作者: 山农_001 | 来源:发表于2022-04-16 12:56 被阅读0次

    玲桔在北京西城区黄寺市场有一家小店,取名“润歆堂”。以白毫银针为招牌,兼营普洱、岩茶和茶具等。那时去北京出差,多选择住在办业务方便的德胜门外,离大卖场比较近,一闲下来就去她家店里喝茶。购买白毫银针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起初买白毫银针不是为了喝与“藏”,也不是被“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忽悠”,而是为了“买路”,找一个可以待着的地方。否则,在诺大的北京城只能是忙碌、慌恐,无处安放“摧眉折腰”后的身心。至于白毫银针属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美称,以及白茶经得住存放,能在时间醇化下呈现别样的滋味,那是后知后觉。想想,从2009年开始,去店里买茶,不去就请她寄茶,至今已经十多年了。通过茶认识,除了买卖茶外,也彼此添过其他方面的麻烦。熟悉、信任了,我们以“兄妹”称呼。

    为此,我常自豪地说:“咱在北京城有亲戚”。

    这么说,有调侃的成份,也有以她为骄傲地意思。因为每次去她家的店总会有新发现,除了茶友愿意去那里喝茶外,许多文化人也在店里读书、写字,甚至常有日本友人光顾。一个从安徽山里出来的小姑娘,通过学茶做茶在京城能够立下脚,得到许多人信任,足以说明她为人处世的诚恳、积极和周到。用她话说,“做生意是为了吃饭,但是人除了吃饭也需要朋友、爱好、家庭,将自己禁锢在小店内挣再多的钱有啥用?”想想,正是她竭尽所能去做事,时刻不忘抬头微笑地生活态度更加使人尊重。

    过去买茶购物一直是提货,或是货到付款。2020年初,我主动提出预付订金。起初她一再推辞,反复讲,“钱”提得多了,茶味就变了。后来,经我解释原因,加上我对改的坚持,她也就接受了。

    话还是要从龙井茶说起。从1993年起,我一直在杭州梅家坞一个茶农家买龙井茶。公款消费时买得多一点。到了基层,之后又下岗,自己掏钱就买得少点。先是跟他家的老王买茶,后来跟老王的儿子小王打交道。尽管说许多事都在改变,但是我于茶不曾想过改变。

    大前年新冠疫情暴发,小王跟我说家庭生活遇到了困难,能不能救救急,预付一点茶款?我考虑,信誉在前,先款后款没啥区别,当即预付了1000元的订金。订一斤明前龙井茶,茶钱多退少补。不用说,添了信任的买卖就出了超常的交情。自此,不仅龙井茶是道地的梅家坞,且他给的时间越来越早。

    给梅家坞预付订金时我想到了小张。连茶农过年的钱都紧张,她一个租房开店的岂能幸免?所以,顺手也给她预付了1000元,订白毫银针一斤。事实上,在白毫银针以外,她一直还给一点白鸡冠、佛手和陈皮等零零碎碎,并分别包装密封,用毛笔仔细书写名称、年份。用她的话说“买茶送字”。

    贮存茶,我也是按照她教的方法做的。分类按年份一袋一袋排列顺序。凡打开密封袋的散茶,或撬开的饼茶,分别装进紫砂、陶瓷茶叶罐里。一来方便取用,二来满足观感。昨天,我取出一袋2010年的白毫银针,当我把图片发给她,她回复;“哥嫂真沉得住气,贮存得这么稳。”随后就如何冲泡、品饮,发了一大段文字。一再嘱咐多喝陈年老白茶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不过,友情是友情,生意归生意。茶到结账,每年补点钱是必然,我对谁都是利利索索。种茶,土地上刨食;做茶,水皮上取薄利,都是勤劳托生计,不好做也不容易做。我订的茶不多,算不上照顾生意,但是他们给我的回报却远远超出了茶与生意的来身。于茶,我长了许多见识,藏下了陈货。于生活,多了朋友,添了趣味。在众多茶友中总是第一个尝到“春天的味道”,心底里总有温暖的远方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的絮语:咱在北京城有亲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eq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