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后,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麻黄汤。
“下利后,腹胀满”,病家下利后,肚子反而会胀满,表示里寒很盛。寒很盛时肚子也是胀的,但是你按他肚子时却是软的,压下去病人感觉很舒服,喜按,但是你摸病人皮肤都是冰的,这是虚寒的腹胀满。还有一种腹胀满是热,拒按,按天枢穴硬绑绑的,甚至压下去会感觉有硬块,都是燥屎,把大肠堵到,只有馊水能够通过,这是实症的腹胀满。如果摸不了肚子可以问诊:“下利的时候有没有味道?”虚寒的下利没有味道,而实热(阳明燥热)的下利臭得要死。
“身体疼痛”代表有表寒。有表寒时身体骨节还有肌肉都会痛。这个条辨建立了一个原则,就是当病人有里寒时,如果同时又得到感冒,应该先温里再攻表。温里用四逆汤,攻表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如果有汗就是桂枝汤证。如果是麻黄汤证,就有恶寒、无汗、全身骨节痛的症状。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下心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按之下心坚者”,肚脐以下都是硬的,这就是实热造成的下利,即上面讲的燥屎,是便秘引起的下利,大承气汤证。我们在排食物的馊水时,会用到枳实,枳实降滞气。
下利有时候是四逆汤证,跟大承气汤证刚好相反,一个要温里一个攻里,怎么来区分呢?看舌苔就知道了,大承气汤证的舌苔都是黄干而且厚的,四逆汤证的舌苔整个都白白厚厚的,就是里寒很盛,寒利都没有味道的。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滑脉是上下流动样,流得很快就是滑脉,“滑”是因为只有水可以通过,代表里实还很盛,就是大承气汤的脉证,重按下去脉跳得更强就叫做里实盛。里虚就是重按脉后脉就没了,大承气汤证因为有大便堵在里面,自然按压下去脉就跳得更紧,越压反弹力就越强,这就是里面有实。里面没有东西就是虚,里虚的时候按脉时摸不到脉,有时按到骨边都摸不到脉。
当确定里面有东西堵到,阳明燥实,开大承气汤下去,如果大便没有出来,第一个可能是大肠癌,肿瘤堵到,小便是深黄的,这时不要慌,代表即使是大肠癌,病在阳明,阳明无死症,不会死人。第二个可能是剂量不够,问小便的颜色,虚寒的下利,小便一定是淡白的,大承气汤证的小便是深黄色的,再用承气汤去攻,直到小便成淡黄色。
大肠癌为什么会死人?如果肿瘤长在肛门口上端,西医把大肠切掉一段,切完接上人工肛门,不切不行,大便排不出来。温病派不会用大承气汤,也攻不出来,只有大黄芒硝才能把大便攻出来。
肝跟大肠间有根血管连到,故经方家治肝先治大肠。大肠切掉后,小的癌细胞顺着这根血管跑进肝臟,因为全身上下的血管只有这根没有瓣膜,血能来回跑。1-2年后,99.99%的大肠癌移转肝癌,最后病人死于肝癌。如果大肠癌刚开始时不去手术动它,这个阳明症最多转为大柴胡汤症,即病在阳明和少阳之间,就在这个范围内动手就好了,而开完刀后变成厥阴症,厥阴是死症。单纯便秘造成的大柴胡汤证吃一、二剂就好了,而大肠癌造成的大柴胡汤证可能会吃很长一段时间,吃到哪一天突然觉得口很渴,即进入阳明证,再吃到哪一天有点恶风流汗,进入太阳证,用六经辩证来看病的进退是很明显的。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证一种是下利,还有一种是大便如鞭,又细又长,是四周堵住,仅中间有洞。这里讲的是第一种,一大坨燥屎把大肠堵住,只有旁边有缝隙让水通过。“滑”代表里面很实。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见痉病)
下利好了,过段时间又复发了,“以病不尽故也”,这是因为阳明燥屎没有完全排掉,所以当药下去后大便排出,还要看小便的颜色,变成淡黄色才可停药。
剂量:厚朴2钱,枳实2钱,大黄4钱(4-5天便秘),芒硝2钱分二包,先煮前三味,六碗水煮两碗,芒硝1钱一碗冲服。
如果腹痛,加重厚朴4钱,如果大便出来,偶尓便秘兼有恶心,便知病从阳明进入少阳,介于阳明和少阳中间,是大柴胡汤证,大柴胡汤里也有枳实、大黄、芒硝,但没有厚朴。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枳实三枚 厚朴三两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遇到“谵语”时要特别小心,有个例外。小承气汤证必排气很多,“谵语”就是胡言乱语,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如果病人是女人,特别要小心问她“月经来了没有?”十四岁以下五十岁以上不要问。女人在经期时得到感冒也会谵语,因为寒邪一入体顺着经血瞬间进入子宫,这是小柴胡汤证,这时候可以针肝经的期门穴。
小承气汤证是便秘但肚子不痛,厚朴三物汤证是便秘又肚子痛,这是它们的区别,共同之处是都会排气,放屁很多。
小承气汤下去“得利即止”还不够,要吃到小便成淡黄色为止。
大承气汤证也会发谵语,跟女子经期的谵语如何区分?摸脉也可以区分出来,如果是大承气汤证,尺脉摸上去一定是很滑很实。如果是经期感冒造成的谵语,由于月经是从胸阳生化而成的,所以脉会从寸部往尺部去,寸脉会两边跳,即一个手指摸到尺脉,一个手指摸到寸脉,会感觉到脉的跳动向尺脉去,而且是弦数的脉,就可以知道女子月经来了。小承气汤的症状比较轻,大承气汤的症状比较严重些。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升一半全用一半研末 干姜二两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下利,一天二、三十次,大便里都是血,西医定名为大肠炎,治不好,中医用桃花汤,因汤色红似桃花而得名。
剂量:赤石脂4钱一半生用一半熟用,干姜2钱,粳米2匙,七碗煮三碗,喝之前放入生赤石脂粉末。
一剂下去好了就不要吃了,如果吃太过,整个大肠会干掉,赤石脂是涩剂,又成便秘了。一剂即愈,就是这么快。
生用赤石脂的目的是止利,它是涩剂,而熟用赤石脂的目的是补破洞,所以用黄土汤时找不到灶黄土时用赤石脂代替。干姜温中,下利很久以后,肠胃的津液一定不够,用粳米去助胃气恢复。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白头翁汤跟桃花汤都是热利,桃花汤有血,白头翁汤无血,如何知道是热利?大便味道很重,寒利没什么味道。葛芩连汤也是热利,比较浅,用于一般的肠炎。遇到“热利下重”时,即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还想上,肛门口收不起来,用白头翁汤。
用黄连不用黄芩,意思就是病在小肠里,在胃里(胃炎)一定用黄芩,胃和小肠都有问题,葛根黄芩黄连汤就出来了。黄柏用于热入膀胱,发炎到膀胱。白头翁汤治疗纯热利,无寒症。
剂量:白头翁2钱,黄连黄柏秦皮各3钱。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愈。
“心下濡者”,病人还在下利时,按肚子是软绵绵的,还喜按,代表胃肠中没有宿食,一定是有虚热在里面,用栀子豉汤证,一般来说这个是大病初愈后调理用的方子。栀子去虚热,豆豉补肠胃津液,发酵后的豆类易被肠胃吸收。甚至对于失眠,此方亦有帮助。
剂量:栀孑豆豉等量,各3钱。
栀子豉汤是比较浅的药,不需要用到白头翁汤里的黄连、黄柏之类这么强的苦寒药。黄连、黄柏、白头翁可以说都是很强的杀菌药。
为什么“得吐则愈”?因为病人还有一点点下利,代表肠胃里还有一点点不好的津液,栀子豉汤下去把不好的津液吐掉就好了,是在病将愈时用的。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微欲绝,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这是阳要绝了,但脉症相合,非死症,用通脉四逆汤一剂就救回来了。
通脉四逆汤用生附子,剖成八片放入棉布,用干姜来配合,用炮附子时则用生姜来配合,而炙甘草都是一样要用的。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素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过去的经方家尤其是曹颖甫说,紫参就是桔梗。桔梗在肺痈篇里是排脓汤,排肺里的脓疡,主症是咳嗽吐白沫,痰是白色的泡沫,知是肺癌。
临症上来看,桔梗治吐脓很好,但真正治肺癌时光靠桔梗甘草没有用,最好是紫参,紫参是珍珠草的根,然紫参已绝迹,只有紫根、紫草。
剂量:紫参6钱,甘草3钱。很多处方如桂枝甘草汤、大黄甘草汤、茯苓甘草汤、半夏甘草汤在用的时候,比例都是2:1,甘草都是一,主药是二。甘草把腐坏的食物分解掉,病人有病时,若肠胃里还有腐坏的食物,会造成肠胃的负担,所以在治病的同时把肠胃毒素分解掉,这样主药可以全心全意去治病。我们的免疫系统来自肠胃,故治病时要把胃气固好,胃气有,人就不会死,所以甘草就是这么好用。
临床上肺痛,是持续的痛,就是肺癌,同侧会摸到附骨脉,病人一定会燥热,因为肺有阴实时阳不入阴。肺与大肠相表里,阳无法下到腹部,肛门无法守住,阳不固阴便下利,一天二、三十次。
现在没有紫参,用桔梗1两甘草5钱,桔梗去痰去水去脓,不止肺里的脓,肠子里的脓、妇科的脓都可用桔梗。其它视症,虚热用丹皮(攻坚)3钱,桃仁3钱,咳嗽用苇茎3钱,冬瓜仁3钱。临床上肺癌病人用此处方会延长寿命,燥热渐退。
如果病人喘得厉害,紧急时用甘草2钱、麻黄4钱定喘,一次配合成1钱的粉剂吞服。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气利就是屁放得很多,这时候用诃黎勒散,它也能够利小便,专门止气利。诃黎勒这个药性本身是收敛、顾肠的,但是它的性跟赤石脂、禹余粮不ー样,是一种行肠气的药。病人放一大堆屁出来,摸肚子又咕噜咕噜肠鸣得很厉害,拉又没有什么水或大便出来,放出来全部都是屁,有时候屁带一点水喷出来,可是里面没有很多水在里面,这就是诃黎勒散证。把诃黎勒烤熟烤黄,烤得很干再打粉,用米粥或面汤吞服。
气利原因是:小肠里有宿便,大肠里没有,但又不是小承气汤证,不便秘,所以燥气会一直排出来。诊所里可以把诃黎勒烤熟后放冰箱保存。
相关链接:
《金匮要略》笔记64|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的脉诊、治症原则及辨症
《金匮要略》笔记63|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打嗝方(橘皮汤/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笔记62|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吐方/尿毒症/胰腺癌/害喜
《金匮要略》笔记61|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基本观念及呕吐主方(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
注:文中涉及到的处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他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