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姐的反馈,梳理一下,从三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好的部分,一个是可以提升的部分。一个是给建议。
好的部分:6点
1、现场的控场能力特别强,这一点从邀请的学员来进行分享时体现的,分享完案例后是一个很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一个目的,当机立断打断了,反应特别及时。
2、图书介绍fab部分做得很好,与开展的主题做了过度“大家听到这里是不是很期待”(fab的B它是分为两部分,一个叫B1,一个叫B2,B1是说拆解的图书带来的价值是什么?然后价值和自己的主题做链接。然后B2要与当天拆解的拆页的内容要做关联,给学习者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好处?B2如果做到的话,就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了,属于80分要求,后面拆书都会有fab的介绍,这个时候要根据自己当天拆解的内容,拆解的时长,自己灵活把控,如果在这个时间很紧张的前提下,就知道哪部分要舍弃了。如果时间来不及,B2就可以先不说了,那不丢分)
3、I讲解,语言亲和力很强,有一个细节就是会比较关注学习者的感受“你看好用对吧?”这种感觉就亲和力特别强。这是综合能力的修炼的一个点,而且有自己的一个风格。
4、在a讲解整个的快捷很流畅,从头到尾从演讲风格来讲,很顺滑的一个过程,节奏感也特别好。
5、a1显像提问指令场景催化的效果比较好,基本上大家能想到那个场景。
6、整体的时间把控特别好,不仅做到了总体时长的满足总,各个时段的把控都特别好。(分组的时间有点长)
可以提升的部分:4点
1、最致命的一点a1+指令不清晰,显像提问做得很好,能催化到那个场景,但是后边再发出a1+指令的时候,就不清晰了(a1和a1+都是指向过去)一定是回到过去的场景(一个特别形象的参考语句。如果时光倒流能够穿越回到过去的场景,让你重新再处理一下,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步骤,重新再去处理一下这件事,你会怎么做?)
2、分组耽误时间了。考核技能点只要有明确的分组指令即可。正常分组的规则是只要超过6个人进行分组就行,但是每组的人数6个人7个人1个组无所谓(为了小组成员讨论充分,要做一个平衡,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可以随机应变,直接就分成两个大组也可以,如果很极端的情况下,学习者真的讨论不充分,他后边配合度会有问题。要看拆书家自己的选择了,也有可以解决的策略:通常是尽量拆书之前不要卡点去现场,提前半个小时到现场,和现场都有谁谁是咱们的会员和谁认识,谁是新来的学习者,要做一个整体上的掌握。和会员就说说到时候分到那个组里,帮忙照顾一下。尽量保证每个组里边要有一个会员在,而且会员尽量是包括自己拆书级别的会员)这是在事前的一个准备工作。还有在现场分组指令特别清晰,特别简洁,分几组?用手就简单的试一下,这就分组指令就到位了。做到这些就算你60分合格了,如果要想做得更好一些,为了自己以后拆书,把拆书家的专业度体现出来,对学习者的感悟做得更好一些,那得拔高做80分的标准。80分分钟的标准是要体谅学习者的感受,小组讨论能不能充分,这种就是有一个小技巧,分成大组,每一大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是谁不重要,可以是新来的学习者,也可以是咱们会员,都可以根据拆书家自己情况来定,但是要确保每个组里一定有咱们会员,而且是拆过自己这个级别,知道讨论的时候,怎么去引导其他人,协助拆书家完成自己的任务。)
3、很重点的一个2-1考核的重点之重了,不那么做的坏处,对这个技能点技能点整体上的一个步骤不是特别清晰。实录要根据观察家的技能点观察的列表里面,来进行列举。拆解一下,是4个步骤,所以在标技能点的时候就是分开标1234。这样标的好处就是为了观察家一目了然就知道了你这4个都满足,就直接给你打分,通过60分,但是如果评级他到底是80分还是100分,那看你里边觉得这个案例合不合适,你的反例里边变正例的时候,你有没有用到你关联那个步骤?如果用到了,那可能特别好的打个80分。标注的第一好处是不漏技能点,不会丢技能点。第二点好处,观察家看的时候一目了然。不一定按照3W 1H的方式来进行列举,比如这个级别没有要求适用边界,当然写上是更好的。
还有关于失败案例怎么往回找这一块。后边a1+环节催化指令不清晰,也是和你a1环节你这一块的理解技能点理解不够,导致自身举的例子引导就有一些偏差。比如在对自己反例变正例的时候,如果说上这样的一句话,说我和老公的这种情况,如果我要是现在又能穿回到穿越回到那天晚上的话,我会这样和老公说:和自己的步骤结合。第一步暂停我会怎样做,第二步怎样做,第三步怎样做,我相信我这样做完之后,我老公肯定就不会像之前那样生气或者是一些负面情绪了。因为这样示范完之后,自己的示范案例会催化到学习者,等到学习者去演练自己的案例的时候,会模仿拆书家,会有参照,相当于起一个参照物的标准,这样学员在出案例的时候就很合乎拆书家的要求了。
4、How体现的不是特别明显,就是自身案例再往回运用的时候,How不是很明显,行动步骤尽量写的时候要落地一些,比如说第一步暂停,一般人就想暂停咋暂停,我都情绪来了,我不知道咋整停,这个时候可以解释一下,比如深呼吸,比如上洗手间洗个脸,比如去饮水机接水。(其中一个组有一个学员就说了,暂停太难了,来情绪的时候根本就想不到,他理解的就有偏差了,因为这个场景是什么?不是让学员想当时的场景怎么暂停,而是过去有过这样的经历,先来反思一下。如果让他有一个好的结果发生的话,我可以做哪些改变)(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a3指向当下,标准的a1应该是故事加反思。既然是故事的话,肯定得有故事的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如果画面感更强烈的话,具体怎么发生的,谁说了什么,做了哪些动作,都会详细的描述一下,这就是故事。反思是什么?反思就是过去自己因为做的不好,然后现在反思到我因为没用今天学的这个步骤,反思到之前做的不对,这是反思。未来如果想做的对的话,我要怎样做,那就是a2了。
2-1的要求只针对a1来做,如果在穿越回到那个场景,怎么做?这个想象的目的就是让大脑应用一遍,进行加强,实际想象一下运用一下,就相当于在实际生活当中已经用了一遍。那就有利于行动学习的改变了,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就是拆书家的自身案例,尤其是画面感特别强的这种,本身它就是一个有效的为了后面催化学习者的一个成功的应用的一个范例。同时因为是自身的故事,所以更能说服别人相信这个方法有用。
再次提示:a1一定是故事➕反思,我的反面案例后可以把委屈那一段去掉,加上感知到自己自身有些问题做的不好是啥?然后把这个后果说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