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在网络平台听到汪智星老师的讲座《卓越型教师成长的12345》。
汪智星先生的讲座带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思考,他提出的一个理念、二个关键前提、三个成长要素、四条提升途径以及五种核心品质,都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指明了方向。
首先,他强调了本真语文的理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真实的、纯粹的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教育要“真”,我想汪老师的教育理念也许从此而来。无论是“情智语文”还是“诗意语文”,都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美好。而“本真语文”的提出,将立足于学生的本身,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融合,这也许就是很多教师教学的追求吧!
其次,汪智星先生提到了两个关键前提:能吃苦和能吃亏。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奉献。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坚守和责任。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来面对教育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愿意去吃苦,面对学校的工作安排,拈轻怕重,稍有困苦,就叫苦连天,不愿再努力。
一部分教师更不可能去吃亏,面对一些评优评先、功名利禄更是似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但是,肯吃苦、肯吃亏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
汪智星先生还提到了三个成长要素:人、事、书。他强调了人际关系、实践经验和阅读素养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关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良好关系,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要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我们要想快速成长,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名师,我们要坚决地去学习、去取经。遇到关键的时候,如上好示范课,写好文章,参与评比等,都是锻炼我们成长的关键点。当然,书籍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朋友。读书,可以让我们开拓视野,可以让我们增加知识,可以让我们见到更多尺码相同的人。
提升途径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心态、人格、活动和书籍是提升途径的四个方面。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用优秀的人格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阅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最后,核心品质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要素。倾听、思维、行动、合作和提炼是五种关键品质。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榜样,我们要展示积极的行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去。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倡导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最后,我们必须持续提炼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这次听汪智星先生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和追求。只有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影响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这些关键词和核心要素,不断努力和磨砺自己,我们就能成为更加出色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未来贡献更多的价值。
网友评论